电磁继电器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54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克服的问题是提供能够更快地减少线圈所产生的再生电流的电磁继电器。电磁体装置(2)在电流流经线圈(L1)时,将两个移动触点(M1,M2)从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在线圈(L1)从自电源(V1)向线圈(L1)供给电流的通电状态转变为未从电源(V1)向线圈(L1)供给电流的非通电状态时,来自线圈(L1)的再生电流(I1)流经再生单元(3)。控制单元(11)在线圈(L1)从通电状态转变为非通电状态时,通过控制开关(31)来使得再生电流(I1)流经负载(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继电器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电磁继电器及其控制方法。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被设计成通过使线圈产生磁通来使移动触点移动的电磁继电器、以及用于控制该电磁继电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已知的电磁继电器。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励磁线圈、动子、定子、回位弹簧和触点装置。在励磁线圈没有通电(即,未被供给电流)时,在动子和定子之间没有产生磁吸引力。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动子在回位弹簧所施加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第二位置。另一方面,在励磁线圈通电时,在动子和定子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因此动子通过克服回位弹簧所施加的弹簧力而移动到第一位置。触点装置包括一对固定触点和一对移动触点。在作为通过动子的自身移动所设置的移动触点的移动的结果、动子与定子接触时,触点装置转变为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另一方面,在作为通过动子的自身移动所设置的移动触点的移动的结果、动子与定子分离时,触点装置转变为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断开状态。在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中,即使在从自励磁电源向励磁线圈(线圈)供给电流的状态转变为未从该电源向励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n固定触点;/n移动触点,其能够从所述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位置,反之亦然;/n电磁体装置,其包括线圈,并且被配置为在电流流经所述线圈时,通过使所述线圈产生磁通来使所述移动触点从所述闭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n再生单元,其包括开关和负载,所述负载连接至所述开关,并且被配置为在电流流经所述负载时消耗电力,所述再生单元连接至所述线圈;以及/n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n其中,在所述线圈从自电源向所述线圈供给电流的通电状态转变为未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线圈供给电流的非通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3 JP 2018-057213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固定触点;
移动触点,其能够从所述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位置,反之亦然;
电磁体装置,其包括线圈,并且被配置为在电流流经所述线圈时,通过使所述线圈产生磁通来使所述移动触点从所述闭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
再生单元,其包括开关和负载,所述负载连接至所述开关,并且被配置为在电流流经所述负载时消耗电力,所述再生单元连接至所述线圈;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
其中,在所述线圈从自电源向所述线圈供给电流的通电状态转变为未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线圈供给电流的非通电状态时,来自所述线圈的再生电流流经所述再生单元,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线圈从所述通电状态转变为所述非通电状态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来使得所述再生电流流经所述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开关并联连接至所述负载,
所述再生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和所述负载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的二极管,
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要连接至所述电源和所述线圈之间的高电位线,以及
所述再生单元并联连接至所述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再生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和所述负载的并联电路以及所述二极管串联连接的电压调节器,以及
在所述线圈的反电动势电压大于预定电压的情况下,所述再生电流流经所述电压调节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彰崎山一幸山川岳彦藤村元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