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弱势道路用户警报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537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4
一种在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处的用于检测接近车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传感器装置处的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使用传感器装置处的处理器来分析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基于该分析,从传感器装置的警报机构引起警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弱势道路用户警报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涉及安全系统,并且尤其涉及用于弱势道路用户的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如下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多个设备进行通信以允许运输系统在运输和交通管理方面做出更好的明智的决策并且允许在运输网络内做出更安全且更协调的决策。ITS系统组件可以作为固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诸如在桥梁上或在交叉路口处)设置在车辆内,并且被用于运输系统的其他用户(包括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ITS系统的部署在全球很多市场受到广泛关注,并且为通信分配了频带。除了用于安全关键和非安全关键应用的车对车(V2V)通信,还为车对基础设施(V2I)、车对便携式个人场景(V2P)(这些统称为车辆到一切(V2X))开发了其他增强功能。然而,ITS系统内的通信组件相对昂贵。特别地,通常在ITS系统中运行的设备是专用通信设备,其芯片组能够与其他V2X基础设施通信。弱势道路用户ITS站通常具有ITS功能,包括接收附近ITS站车辆发送的基本安全消息。这些ITS站合并了5.9GHz(专用短程通信(DSRC)、ITS-G5、长期演进(LTE)PC5侧链、LTE网络连接和/或5G(第五代,也称为NR(新无线电))蜂窝)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相关联的竞争处理器、显示器以及其他外来因素。这样的设备功率使用很大并且是昂贵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供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详述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计算机程序。附图说明参考附图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交叉路口中的行人的框图;图2是示出弱势道路用户的视场的框图;图3是具有单个检测器的简化的传感器装置的框图;图4是具有多个检测器的简化的传感器装置的框图;图5是示出用于确定LIDAR源是否正在前往传感器装置的过程的过程图;图6是示出用于确定LIDAR源的功率或强度是否正在增加的过程的过程图;图7是示出用于基于对检测到的LIDAR源中的多普勒频移的分析来发出警报的过程的过程图;图8是示出用于基于ITS射频信号的检测来发出警报的过程的过程图;图9是示出用于基于对ITS射频信号的强度或功率的增加的检测来发出警报的过程的过程图;以及图10是示出用于基于对检测到的ITS射频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的分析来发出警报的过程的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处的用于检测接近车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传感器装置处的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使用传感器装置处的处理器来分析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基于该分析,从传感器装置的警报机构引起警报。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接近车辆的便携式传感器装置,该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器;处理器;以及警报机构,其中便携式传感器装置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使用处理器来分析信号能量以确定应当触发警报;以及基于该分析,从警报机构引起警报。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指令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代码在由被配置用于检测接近车辆的便携式传感器装置上的处理器执行时引起便携式传感器装置:使用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使用处理器来分析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基于该分析,从警报机构引起警报。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提供基本的安全功能的廉价的低功率的替代方案。这样的设备可以用于用户可穿戴设备、自行车、滑板、踏板车、推车、婴儿车等。通过提供便宜的设备,诸如家庭等用户可以轻松部署这样的设备,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拥有多个设备。因此,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诸如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等弱势道路用户感测接近车辆的低成本的装置。具体地,参考图1。在图1的实施例中,行人110接近交叉路口,其中自行车120和两辆车辆(即,车辆130和132)靠近该交叉路口。当车辆132接近交叉路口时,车辆130正在远离交叉路口。在各种情况下,行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此外,车辆130可能阻挡行人110的到车辆132的视线,并且因此行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车辆132正在接近交叉路口。其他方案也是可能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行人110可以具有在感测到车辆从任何方向接近时可以提供警报的一个或多个警报设备。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警报设备可以简单地设置在行人的背部,例如在头盔、衣物、背包等的背部上。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可能只会感测驶出弱势用户的直接视场的车辆。参考图2。在图2的实施例中,行人110或其他弱势道路用户具有直接视场210。此外,通过周边视觉220增强了弱势行人110的视场。在这种周边视觉中,用户可以注意到车辆的运动。然而,在非视距区域230中,行人110将不具有对接近车辆的视觉知识。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可以位于行人或弱势道路用户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仅一个设备,其中该设备被放置以感测行人的非视距或周边视觉区域中的接近车辆。在其他实施例中,包括多个设备可能是有用的,例如,用于视觉障碍的弱势用户或者对于可能不注意交通的儿童,等等。接近车辆可以以各种方式来检测。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提供了光检测和测距(LIDAR)感测,其中任何LIDAR信号都会引起警报。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到的LIDAR发射可以被处理以确定接近车辆的速度和/或前进方向,以确定弱势道路用户是否在碰撞轨迹上。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车辆速度处理LIDAR信号以确定是否应当提供增强的警报。在又一实施例中,除了LIDAR,还可以处理各种ITS无线电信号以确定车辆是否正在接近。这些实施例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车辆LIDAR接近警报未来的车辆通常将启用LIDAR感测。LIDAR是一种检测系统,其中发射激光束信号并且接收反射。在这点上,弱势道路用户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能够由行人或弱势道路用户佩戴的LIDAR发射传感器或接收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被夹到用户的衣服或头盔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集成到头盔或衣服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是与用户相关联的设备(诸如自行车、婴儿车、踏板车、滑板等)的一部分,或者被夹到这样的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定向LIDAR感测。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从相对于行人高达270°的角度来检测信号。现在参考图3。在图3的实施例中,传感器装置310包括单个检测器312、处理器314、以及警报系统320。警报系统320可以是向行人提供警报的任何系统,包括声音信号、触觉信号、视觉信号、任何声音、视觉或触觉信号的组合等。传感器装置310可以例如包括检测器312,该检测器312包括将检测LIDAR波长的光束的LIDAR检测二极管。具体地,检测器检测已知由LIDAR透射的特定波长的光。此外,检测器不仅可以检测该特定波长的光的单个实例,还可以检测由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使用所述传感器装置处的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n使用所述传感器装置处的处理器来分析所述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n基于所述分析,从所述传感器装置上的警报机构引起所述警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9 US 15/892,7071.一种在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传感器装置处的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
使用所述传感器装置处的处理器来分析所述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
基于所述分析,从所述传感器装置上的警报机构引起所述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包括:在检测到所述信号能量时触发所述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多个检测器,所述分析包括:当所述信号能量由所述多个检测器中的一个检测器在大于阈值时间段内接收到时,确定所述接近车辆与所述传感器装置处于碰撞路线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包括:基于所述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来确定接近车辆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警报基于所述接近车辆速度而变化。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包括:基于所述信号能量的功率或强度来确定针对所述接近车辆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警报基于接近车辆距离而变化。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是LIDAR信号。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是来自车辆的智能交通信号。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警报是视觉警报、听觉警报或触觉警报中的一项或多项。


11.一种便携式传感器装置,所述便携式传感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检测器;
处理器;以及
警报机构,
其中所述便携式传感器装置被配置为: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器来检测来自接近车辆的信号的信号能量;
使用所述处理器来分析所述信号能量,以确定警报应当被触发;以及
基于所述分析,从所述警报机构引起所述警报。


1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C·D·多伊格J·R·W·莱普
申请(专利权)人:黑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加拿大;CA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