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印刷介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490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3
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防伪文件的防伪印刷介质,该防伪印刷介质包括: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体;设置在聚合物基体的第一表明和/或第二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该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布置在聚合物基体的可选地除任何窗口区之外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并且该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包括半透光材料;以及设置在聚合物基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的第一抗静电层,第一抗静电层布置在聚合物基体的可选地除任何窗口区之外的大致整个区域上,从而与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交叠,第一抗静电层包括抗静电材料。在聚合物基体的区域的至少第一部分上,第一抗静电层是根据第一图案部布置的,第一图案部限定了下述间隙的二维阵列:在该间隙中不具有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该间隙由设置有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的部分间隔开,所述部分中的至少一些部分连接至彼此以在聚合物基体上形成传导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伪印刷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在制造诸如钞票、身份文件、护照、证书之类的防伪文件时使用的防伪印刷介质、用于制造这种防伪印刷介质的方法、以及由防伪印刷介质制成的防伪文件。
技术介绍
防伪印刷介质是可以被印刷以及以其他方式被处理成防伪文件的文件基体。传统的防伪印刷介质包括基于纸张的基体,该基体可以包括一体的安全特征,该一体的安全特征例如为在造纸期间引至基体的安全线以及例如为水印。近来,基于聚合物的防伪文件基体很受欢迎。聚合物文件基体通常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体,聚合物基体在每个侧部上涂覆有至少一个不透明层以接受印刷,与常规的纸质文件基体相比,聚合物基体具有许多优点:包括由于聚合物基体更坚固的性质和耐污染性而具有延长的寿命。聚合物文件基体还很适合于更难以结合到基于纸张的文件中的某些类型的安全特征、比如透明窗口。然而,聚合物文件基体确实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芯材料的固有的绝缘特性而在处理期间在基体上积聚静电荷。这在基体(和/或由此形成的防伪文件)的制造期间以及在随后的对完成的防伪文件进行处理期间都可能导致问题。例如,静电荷趋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形成防伪文件的防伪印刷介质,所述防伪印刷介质包括:/n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体,所述聚合物基体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所述不透明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可选地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除所述聚合物基体的任何窗口区之外的大致整个区域上,以及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包括半透光材料;和/n第一抗静电层,所述第一抗静电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并且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抗静电层布置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0 GB 1805901.41.一种用于形成防伪文件的防伪印刷介质,所述防伪印刷介质包括:
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体,所述聚合物基体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所述不透明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可选地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除所述聚合物基体的任何窗口区之外的大致整个区域上,以及所述不透明层或每个不透明层包括半透光材料;和
第一抗静电层,所述第一抗静电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并且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抗静电层布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除所述聚合物基体的任何窗口区之外的大致整个区域上,以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交叠,所述第一抗静电层包括抗静电材料;
其中,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区域的至少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一抗静电层是根据第一图案部布置的,所述第一图案部限定了下述间隙的二维阵列:在所述间隙中不具有所述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所述间隙由设置有所述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的部分间隔开,所述部分中的至少一些部分连接至彼此以在所述聚合物基体上形成传导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中,所述防伪印刷介质对于裸眼而言看起来是大致均匀且未被图案化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是大致透明且无色的,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抗静电层还在任何窗口区的全部或部分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是半透光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抗静电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防伪印刷介质还包括第二抗静电层,所述第二抗静电层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抗静电层包括抗静电材料,优选地,该抗静电材料为半透光的抗静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至少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抗静电层是根据第二图案部布置的,所述第二图案部限定了下述间隙的二维阵列:在所述间隙中不具有所述第二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所述间隙由设置有所述第二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材料的部分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交叠,并且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完全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与所述第一图案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和所述第二图案部在所述防伪印刷介质的平面中具有相对于彼此的非零角度偏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和所述第二图案部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图案部与所述第二图案部之间不引起莫尔干涉效应,更优选地,所述非零角偏置在约20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至少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所述第一部分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中的所有不透明层以未被图案化的方式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还在所述聚合物基体的所述区域的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不透明层中的所有不透明层以未被图案化的方式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通常而言,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上,材料的由所述第一图案部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限定的部分覆盖不大于75%的表面区域,并且优选地,材料的由所述第一图案部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限定的部分覆盖不小于25%的表面区域。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为至少5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为至少100微米,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为至少200微米。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不大于100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不大于500微米,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间隙的宽不大于300微米。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为至少5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为至少100微米,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为至少200微米。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印刷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不大于100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部分的宽和/或所述第二图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伦·埃克福德本·德雷克林赛·斯利普肖恩·麦克莱恩
申请(专利权)人:德拉鲁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