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孔质中空纤维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分离生物成分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医药品、特别是免疫球蛋白等抗体由于治疗效果高且副作用少而被广泛利用。抗体由动物细胞等生物产生,因此为了作为医药品使用,需要从许多杂质中仅对抗体进行分离·纯化。通常的分离·纯化工序中,在通过离心分离将用于产生抗体的细胞分离后,使用特异性吸附抗体的色谱柱(例如蛋白A柱)进行分离·纯化,最后进行病毒除去。作为病毒除去方法,通过进行使用分离膜的膜过滤来进行基于筛分效果的分离是有效的,这是由于对抗体等有效成分的影响少、能够除去对能量、化学物质具有抗性的病毒。该病毒除去用的分离膜需要分离性能高、不使病毒泄漏,并且还要求有效成分即抗体的回收率高。作为这样的病毒除去膜,中空纤维膜的使用日益扩大,其中该中空纤维膜也广泛应用于微滤和超滤等工业用途、血液透析等医疗用途。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含蛋白质溶液的处理的包含聚砜系高分子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的共混物的中空纤维膜。专利文献2公开了包含聚砜系高分子和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 ...
【技术保护点】
1.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以聚砜系高分子为主成分,所述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具有内表面侧致密且外表面侧疏松的非对称结构,内表面的孔的短径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且40nm以下,内表面的开孔率为5%以上且30%以下,并且在外表面或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侧的表面担载有含有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的高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4 JP 2018-0993311.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以聚砜系高分子为主成分,所述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具有内表面侧致密且外表面侧疏松的非对称结构,内表面的孔的短径的平均值为20nm以上且40nm以下,内表面的开孔率为5%以上且30%以下,并且在外表面或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侧的表面担载有含有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的高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不存在孔径为130nm以上的孔的内表面侧的致密层的厚度为1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内表面的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以上且6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膜厚为2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为由“-CH(OCO-R)-CH2-”(R为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表示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R为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烃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选自由乙酸乙烯基酯单元、丙酸乙烯基酯单元、丁酸乙烯基酯单元、戊酸乙烯基酯单元、新戊酸乙烯基酯单元和己酸乙烯基酯单元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含有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的高分子为包含亲水性单元和含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的疏水性单元的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亲水性单元为乙烯基吡咯烷酮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含有单羧酸乙烯基酯单元的高分子为包含单羧酸乙烯基酯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昭浩,赤池薰,鹈城俊,上野良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