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362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IS)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无线通信领域。针对IS辅助移动通信而导致的快时变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通过历史经验信道估计和合成信道检测,来提高经过IS辅助通信后信道估计准确度和信号恢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给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现流程框图,根据该框图建立高铁无线信道估计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对信道进行信道估计;最后,经过信号检测方法,在较高的信道估计准确度下,能够较好的对输入比特流进行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IS)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能够利用历史信道估计值准确地估计出当前信道特征,并经过合成信道检测较好的恢复输入信号比特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高铁信道下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地革新、进步。而传统的高铁场景存在高速移动、穿透损耗强、移动中断、数据率低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直射信道,智能表面(IS)辅助通信为通信增添反射信道的同时可以对通信的多普勒平移、移动中断高、多径效应等不足进行动态补偿。因此研究IS辅助通信在高铁场景下的应用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通过根据列车历史行驶信道经验和IS辅助信道动态补偿对无线通信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检测恢复信号比特流。通过IS辅助角度反射先对多普勒平移进行动态补偿,然后根据前(K-1)次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无线信道对第K次列车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通过检测方案对IS辅助通信的合成信道进行比特流检测恢复,达到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提高快时变信道的估计。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下智能发射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应用于高铁场景下,其中列车移动中继作为用户与源基站通信的中介,车内用户与列车移动中继进行通信;直射信号通过源基站发送毫米波波束经过空间传播到达移动列车中继;散射信号通过非规则化路径先经过固定在轨道旁边的多个IS进行智能角度反射,然后再传播到列车移动中继进行通信;列车移动中继将接收到的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源基站发送控制信号,将回程链路上传的回程信息通过源基站发送到IS的CPU控制端,再通过CPU智能的控制IS的反射角度,从而利用IS对源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相位的调整而不改变其幅值来对信号的多径传输和多普勒平移进行动态补偿;接着利用固定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下智能发射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高铁场景下,其中列车移动中继作为用户与源基站通信的中介,车内用户与列车移动中继进行通信;直射信号通过源基站发送毫米波波束经过空间传播到达移动列车中继;散射信号通过非规则化路径先经过固定在轨道旁边的多个IS进行智能角度反射,然后再传播到列车移动中继进行通信;列车移动中继将接收到的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源基站发送控制信号,将回程链路上传的回程信息通过源基站发送到IS的CPU控制端,再通过CPU智能的控制IS的反射角度,从而利用IS对源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相位的调整而不改变其幅值来对信号的多径传输和多普勒平移进行动态补偿;接着利用固定轨道的特点,通过固定区域历史信道经验对当时信道状态进行信道估计,最后通过高铁下智能发射辅助检测方法对IS辅助通信的合成信道进行发射信息检测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下智能发射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轨道中每一次列车经过都会获取一次历史信道经验数据,根据列车行驶固定的特点,将这些固定轨道的直射路径信道信息和反射信道信息数据存储在源基站数据库,源基站通过数据库获取历史信道经验数据;高速列车旁边的每一个基站都可以存储并分析接收到历史车次中从用户发送过来的信号,计算出无线信道的自相关矩阵,通过基站基于估计出的前(K-1)次列车的信道:hk(k=1,2,…,K-1),以及计算得到对应的自相关矩阵:Rhk(k=1,2,…,K-1),并用平均值E{Rhi}表示本次信道传输的自相关矩阵;接着对信道自相关矩阵R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青锋石辉罗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