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包括电流可调节的VGH Charge pump模块;第一VSP端和GND端,所述第一VSP端和GND端与Charge pump模块电性连接;IC模块,所述IC模块上依次集成有C1P端、C1N端、C2P端、C2N端和VGH端所述C1P端、C1N端、C2P端、C2N端和VGH端均与VGH Charge pump模块电性连接;电源端,所述电源端与VGH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修改C1P/C1N的控制时序来支持Dickson charge pump的控制,其可以支援到8mA需求的VGH电压,并且可以控制成本界于内部charge pump和外部Power IC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内部VGH charge pump和外部Dickson charge pump的控制机制,可适用于VGH损耗电流小于4mA时、介于4mA和8mA之间时、大于8mA时三种不同的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电流需要,选择适当成本的电源提供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
技术介绍
设计人员要为各种dsp、MCU、FPGA、ASIC、音频/视频和显示电路提供多电压、更大电流、更高效率、更低功耗、更低噪声、更小形状因数的电源和电源管理。为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源架构来满足变化的电源管理要求。ChargePump就是电荷泵的意思。电荷泵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电压的转换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轮流导通,通过调节占空比来调节输出电压,这与传统的boost电路需要外接一个电感有所不同,这样这个布板体积相对较小。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所谓的“快速”(flying)或“泵送”电容(而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DC-DC变换器。传统VGH是显示驱动IC(DDI)的gatepower,它通常是15V的电压。当面板尺寸<6",VGH消耗电流为2-4mA,DDI内部的VGHchargepump可以支持;当面板尺吋6"~10",VGH消耗电流为5-8mA,DDI内部的VGHchargepump没辨法支持,需要用外部的powerIC提供VGH电压,但这会大幅提高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包括电流可调节的VGHChargepump模块;第一VSP端和GND端,所述第一VSP端和GND端与Chargepump模块电性连接;IC模块,所述IC模块上依次集成有C1P端、C1N端、C2P端、C2N端和VGH端所述C1P端、C1N端、C2P端、C2N端和VGH端均与VGHChargepump模块电性连接;电源端,所述电源端与VGH端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1P端电性连接有第一电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1N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端依次电性连接有第三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一二极管,并且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有第二VSP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一二级管和第二二极管之间的连接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导线电性连接。电路图上和电路板上的GND(Ground)代表地线或0线,GND就是公共端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地,但这个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是出于应用而假设的一个地,对于电源来说,它就是一个电源的负极。它与大地是不同的。有时候需要将它与大地连接,有时候也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该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通过修改C1P/C1N的控制时序来支持Dicksonchargepump的控制,其可以支援到8mA需求的VGH电压,并且可以控制成本界于内部chargepump和外部PowerIC之间。二、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内部VGHchargepump和外部Dicksonchargepump的控制机制,可适用于VGH损耗电流小于4mA时、介于4mA和8mA之间时、大于8mA时三种不同的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电流需要,选择适当成本的电源提供方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传统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中VGH的负载示意图;图中:1、VGHChargepump模块;2、第一VSP端;3、GNP;4、IC模块;5、C1P端;6、C1N端;7、C2P端;8、C2N端;9、VGH端;10、电源端;11、第一二极管;12、第二二极管;13、第三二极管;14、第二VSP端;15、第一电容;16、第二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传统VGH是显示驱动IC(DDI)的gatepower,通常使用15V的电压。当面板尺寸<6",VGH消耗电流为2-4mA,DDI内部的VGHchargepump可以支持;当面板尺吋6"~10",VGH消耗电流为5-8mA,DDI内部的VGHchargepump没辨法支持,需要用外部的powerIC提供VGH电压,但这会大幅提高成本。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包括电流可调节的VGHChargepump模块1;第一VSP端2和GND端3,所述第一VSP端2和GND端3与Chargepump模块1电性连接;IC模块4,所述IC模块4上依次集成有C1P端5、C1N端6、C2P端7、C2N8端和VGH端9,所述C1P端5、C1N端6、C2P端7、C2N端8和VGH端9均与VGHChargepump模块1电性连接;电源端10,所述电源端10与VGH端9电性连接。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其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电路图上和电路板上的GND(Ground)代表地线或0线,GND就是公共端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地短剑,但这个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是出于应用而假设的一个地,对于电源来说,它就是一个电源的负极。它与大地是不同的,有时候需要将它与大地连接,有时候也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所述C1P端5电性连接有第一电容15。所述C1N端6电性连接有第二电容16。所述电源端10依次电性连接有第三二极管13、第二二极管12和第一二极管11,并且第一二极管11的正极电性连接有第二VSP端14。所述第一电容15与第一二级管11和第二二极管12之间的连接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6与第二二极管12和第三二极管13之间的连接导线电性连接。工作原理:该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通过修改C1P/C1N的控制时序来支持Dicksonchargepump的控制,其可以支援到8mA需求的VGH电压,并且可以控制成本界于内部chargepump和外部PowerIC之间。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内部VGHchargepump和外部Dicksonchargepump的控制机制,可适用于VGH损耗电流小于4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流可调节的VGH Charge pump模块(1);/n第一VSP端(2)和GND端(3),所述第一VSP端(2)和GND端(3)与Charge pump模块(1)电性连接;/nIC模块(4),所述IC模块(4)上依次集成有C1P端(5)、C1N端(6)、C2P端(7)、C2N(8)端和VGH端(9),所述C1P端(5)、C1N端(6)、C2P端(7)、C2N端(8)和VGH端(9)均与VGH Charge pump模块(1)电性连接;/n电源端(10),所述电源端(10)与VGH端(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可调节的VGHChargepump模块(1);
第一VSP端(2)和GND端(3),所述第一VSP端(2)和GND端(3)与Chargepump模块(1)电性连接;
IC模块(4),所述IC模块(4)上依次集成有C1P端(5)、C1N端(6)、C2P端(7)、C2N(8)端和VGH端(9),所述C1P端(5)、C1N端(6)、C2P端(7)、C2N端(8)和VGH端(9)均与VGHChargepump模块(1)电性连接;
电源端(10),所述电源端(10)与VGH端(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显示IC的高兼容性电源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C1P端(5)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仰,廖志洋,
申请(专利权)人:禹创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