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量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压线摆动的全向能量回收装置,属于振动能量俘获
技术介绍
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命脉行业,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智能电网在恶劣的室外环境影响下,螺栓等易损件失效加快,机械和电气系统故障率大幅上升,并经受台风、严寒、腐蚀、雷暴的考验。因此,在对智能电网系统方面进行研究时,为了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性,则需要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有利于提高这类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更好地适应实践中的形势变化,满足智能电网科学应用要求。目前化学电池是传感器主要的能量供电方式,但是其寿命比较短、储能少,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的更换或者周期性充电,而且废旧电池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电子器件供能,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地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能,正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环境中的振动不可能总是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固定件、导向圆盘、单向轴承、传动轴、绕线轴、钢丝绳、第一外壳体、第一导向环、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一内盘体、固定环、扭簧、第二内盘体、第二深沟球轴承、第二导向环、固定芯和第二外壳体;/n所述第二外壳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外壳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外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开口端上;/n所述第一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壁面接触;/n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固定件、导向圆盘、单向轴承、传动轴、绕线轴、钢丝绳、第一外壳体、第一导向环、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一内盘体、固定环、扭簧、第二内盘体、第二深沟球轴承、第二导向环、固定芯和第二外壳体;
所述第二外壳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外壳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外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开口端上;
所述第一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壁面接触;
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下端部接触,所述固定环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外环的上端部接触;
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台阶,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下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台阶上;
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上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台阶上;
所述固定芯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固定芯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轴线重合,并且所述固定芯的上部开设有用于固定扭簧的卡槽;
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内设置有第一内盘体,所述第一内盘体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法兰,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环的下端部设置于所述法兰上;所述第一内盘体上固定有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环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导向环接触;
所述第一内盘体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内盘体,所述第二内盘体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内环的上端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第二内盘体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益松,卢光鹏,任立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