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发动机作为系统的唯一动力源,其推力和寿命不断提高,对发动机喷管外围伺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输出推力要求越来越高,对伺服机构的体积和重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快速响应的随动系统核心单机,当前传统的直线伺服机构,推力和重量比远远满足不了当前技术发展的需要。现有直线推力伺服机构采用了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减速,驱动滚珠丝杠获得直线推力运动,体积重量大,同时传动环节较多,使得传动回差很大且无法消除,且传动精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该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能有效解决上述直线推力伺服机构推力不足、回差较大,精度较低和系统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包括旋变定子、旋变转子;所述旋变转子固定在转子组件上并位于旋变定子内圈;所述旋变定子固定于旋变支架,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包括旋变定子(16)、旋变转子(2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变转子(21)固定在转子组件(14)上并位于旋变定子(16)内圈;所述旋变定子(16)固定于旋变支架(4),转子组件(14)可转动固定于旋变支架(4);在旋变支架(4)靠后端位置有角接触球轴承固定于转子组件(14)和旋变支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包括旋变定子(16)、旋变转子(2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变转子(21)固定在转子组件(14)上并位于旋变定子(16)内圈;所述旋变定子(16)固定于旋变支架(4),转子组件(14)可转动固定于旋变支架(4);在旋变支架(4)靠后端位置有角接触球轴承固定于转子组件(14)和旋变支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4)后端和旋变支架(4)后端固定有深沟球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4)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固定于旋变支架(4)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大推力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4)后端有端盖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张显亭,余兴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