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3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包括槽体、缓冲组件、第一降噪组件和第二降噪组件;槽体: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槽体的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槽体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端盖:其外表面前端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和第一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盖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缓冲组件:固定连接于槽体的内部底面,缓冲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该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减少电机的振动,通过多重消音措施进行降噪,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将电机表面的热量快速传递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延缓内部元件的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
,具体为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环境污染、石油资源匮乏,汽车的排气污染、噪声、燃油存放的火灾隐患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和节能是二十一世纪汽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成为新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其中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机是驱动系统的核心,电机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目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制约着中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发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其电枢励磁为“非圆形跳跃式”的旋转磁场,存在较大的力矩波动,影响电机高效、高精度、高速和平稳运行,然而,现有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噪音,影响汽车的使用体验,导致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影响对汽车整体的性能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占有率,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吸音棉进行隔音降噪,但功能单一,降噪效果差,适用范围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缓冲组件(6)、第一降噪组件(7)和第二降噪组件(8);/n槽体(1):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2),槽体(1)的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01),槽体(1)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n端盖(3):其外表面前端设有第二法兰(301),第二法兰(301)和第一法兰(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盖(3)的中部设有安装孔(302),安装孔(30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5);/n缓冲组件(6):固定连接于槽体(1)的内部底面,缓冲组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缓冲垫(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缓冲组件(6)、第一降噪组件(7)和第二降噪组件(8);
槽体(1):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2),槽体(1)的外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101),槽体(1)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
端盖(3):其外表面前端设有第二法兰(301),第二法兰(301)和第一法兰(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盖(3)的中部设有安装孔(302),安装孔(30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5);
缓冲组件(6):固定连接于槽体(1)的内部底面,缓冲组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缓冲垫(10)且与槽体(1)前侧板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
第一降噪组件(7):设置于槽体(1)侧壁外侧设置的空腔内部;
第二降噪组件(8):设置于槽体(1)侧壁内侧设置的空腔内部;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4),所述控制开关组(4)固定连接于槽体(1)的前侧面,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分别电连接电机(13)和散热扇(5)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橡胶垫(61)和减震弹簧(62),所述橡胶垫(61)固定连接于槽体(1)的内部底面,橡胶垫(6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减震弹簧(62)的两侧端头分别与橡胶垫(61)的空腔上壁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弹簧(62)阵列分布于橡胶垫(61)的空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辅助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组件(7)包括隔音板(71)和波形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朋饶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