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插座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0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建筑内的线缆插座。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减小建筑内线缆管路累积转弯角度的插座或插座组;插座所在的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包含一个伪立体弯管,在墙面上安装插座时,使得插座与线缆管路对接的面与地面的垂线之间形成一个小于90°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排插座组本专利技术是下列已发出授权通知的分案申请的再次分案申请:分案申请号201811413635.9母案申请号201380031344.2(PCT/IB2014/067400)本次分案是基于审查员指出的存在“单一性”缺陷而提出。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建筑内线缆管路畅通的各种插座形态。
技术介绍
建筑内线缆管路的畅通与否,受两个重要参数影响:一是管路在转弯变向时的弯曲半径;二是管路上的累积转弯角度。一件PCT申请,PCT/CN2007/001172,及其同族的英国专利,GB2450851A,和中国专利,CN101427433A,公开了一种使线缆管路畅通的方法。这项专利技术解决了建筑内的线缆管路在苛刻施工条件限制下实现弯曲半径达到管径的10倍以上的难题。同时,通过对该专利技术所述“伪立体弯管”进行“旋转”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线缆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图1显示了一个标准的“伪立体弯管”的视图,其中,管道的弯曲半径R是管径D的十倍以上。图2是这个伪立体弯管展平后的示意图。其中伪立体弯管用粗实线表示,直线f是伪立体弯管的OP段和OQ段所属的两个平面的交线,射线m和射线n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与交线f垂直、且与两个平面圆弧管段所属的圆相切,伪立体弯管所属的两个平面是互相垂直的。这里,伪立体弯管POQ的累积转弯角度是两个90°角的和,即180°。伪立体弯管的“旋转”可以分解为两步:以射线m为转轴,沿射线n的方向旋转;以射线n为转轴,沿射线m的方向旋转。这两个旋转没有次序之分。图3是伪立体弯管在经过上述“旋转”后沿新的交线g展平后的平面视图。需要注意的是,图中显示有两条交线f,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实际的交线f在不同的平面的视图位置,与射线m垂直相交的交线f在管段OP所在的平面内,而与射线n垂直相交的交线f在管段OQ所在的平面内。经过“旋转”,管段PPm和管段QQn成为“多余”的部分。图3中,Ψm和Ψn分别是伪立体弯管旋转后的平面弯管管段OPm和OQn的转弯角度,那么伪立体弯管旋转后的有效部分的累积转弯角度Ψ=Ψm+Ψn。由于Ψm和Ψn都小于90°,因此,Ψ<180°。然而,通过“旋转”能够获得的累积转弯角度的减小是受限于实际条件的,因为最大可实现的“旋转”受到建筑体所容许的垂直偏转限制距离的制约。在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图中,直线c与交线f平行,且与旋转前两个平面的距离分别是a和b,这两个距离也就是建筑体所容许的垂直偏转限制距离。要显著减小线缆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必须重新审视一条管路上的各个转弯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大幅度减小一条管路两端出口的局部转弯角度,来减小这条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方法用于减小建筑内连接位于两个墙面的插座之间的线缆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所述线缆管路的中段敷设于地面,在两个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各包含一个伪立体弯管,其特征在于,在墙面上安装所述插座时,使得所述插座与所述线缆管路对接的面与地面的垂线之间形成一个小于90°的夹角。图5显示了一种典型的建筑内管路布局的几种实施例。管路路径设计采用了前述PCT/CN2012/001172及其同族专利文件所披露的方法。图中,插座101、102和103位于一面墙上,插座100位于对面的另一面墙上;g1和g2是这两个墙面与地面的交线;W1、W2和W3分别为插座101,102和103与插座100之间的水平间距。插座100与101之间的管路包含四段直角弯管,其累积转弯角度为360°;插座100与102之间的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也是360°;而插座100与103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插座100和103之间的水平距离超过了转弯半径R的4倍,位于地面的那段直管与墙面不再垂直,使得位于地面的两段弯管的转弯角度,Ω31和Ω32,都小于90°;因而,这条管路的累积转弯半径为:180°+Ω31+Ω32<360°。极限情况下,当Ω31和Ω32趋近于0°时,累积转弯角度趋近180°。位于两个相对墙面的插座之间的管路能获得的最小累积转弯角度与这两个插座的水平间距W的关系如图6所示。本文中,忽略插座与管路的接口与插座中心之间可能存在的细微间距;同时假设所有弯管的弯曲半径为R,伪立体弯管没有进行旋转操作。当W≤4R时,累积转弯角度一直是360°;当W>4R时,累积转弯角度开始减小,并随着W的增大逐步逼近180°这个极限值。增大W,以期减小累积转弯角度,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方法,但刻意追求往往并不现实。图7中,连接插座100的、弯曲半径为R的弯管的转弯角度Ω0是90°。如果要减小这个转弯角度,必须要调整插座100与弯管相交的角度。图8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即插座100与弯管相交的面不再水平,而是与地面的垂线m形成一个小于90°的角度Ω1;角度Ω1在30°至60°之间为宜。值得注意的是,插座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为30cm-35cm;如果选择R≈30cm,那么图7中连接插座100的弯管刚好是一个90°。而图8中,由于转弯角度减小为小于90°的Ω1,则插座100和弯管之间还需要增加一小段直管。由于原来90°的弯管变成了一小段弯管加一小段直管,在插座的垂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插座的水平位置必须多平移一小段距离μ;这个距离可以估算出来:当Ω1=45°时,μ≈(√2-1)R≈0.4R。图9显示了采用插座倾斜技术方案的管路图。与图5对比可以看到,图中三条管路的累积转弯角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减小。当Ω1取值为45°时,位于两个相对墙面的插座之间的管路能获得的最小累积转弯角度与这两个插座的水平间距W的关系如图10所示。在W≤4R+2μ≈4.8R时,累积转弯角度一直是270°;当W>4R+2μ≈4.8R时,累积转弯角度开始减小,并随着W的增大逐步逼近90°这个极限值。Ω1取不同数值时,可以得到下面的对比数据(表1):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一个标准的“伪立体弯管”的视图。图2是图1中伪立体弯管展平后的示意图。图3是伪立体弯管在经过“旋转”后沿新的交线g展平后的平面视图。图4是伪立体弯管在经过“旋转”后沿交线f观察的视图。图5显示了一种典型的建筑内管路布局的几种实施例。图6,位于两个相对墙面的插座之间的管路能获得的最小累积转弯角度与这两个插座的水平间距W的关系图。图7,与插座100连接的弯管的转弯角度为90°的情形。图8显示了改变插座100的倾斜角度后的情形。图9,改变插座100、101、102、103的倾斜角度后的管路布局实施例。图10,位于两个相对墙面的插座之间的管路能获得的最小累积转弯角度与这两个插座的水平间距W的关系图。这里Ω1取值为45°。图11,五个插座与垂线m以倾角Ω1排布时的管路示意图。图中的管路以墙面与地面的交线g1为轴展平;垂线m与交线g1垂直。图12,五个插座水平排列示意图。各插座的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排插座组,包含五个邻接的插座(100),所述五个插座(100)倾斜后分成两排安装在墙面,排列成字母“M”的形状;所述五个插座(100)倾斜后的斜面,与地面的垂线之间形成一个小于90°的倾角;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条旁路弯管(88)连接两个所述插座(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排插座组,包含五个邻接的插座(100),所述五个插座(100)倾斜后分成两排安装在墙面,排列成字母“M”的形状;所述五个插座(100)倾斜后的斜面,与地面的垂线之间形成一个小于90°的倾角;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条旁路弯管(88)连接两个所述插座(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插座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插座(100)所在的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敷设有一条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儒争许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欧冠创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