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9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卡杆,且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六角杆,所述六角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环,且顶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杆,且底杆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上引导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在避雷针未使用时的携带,防止避雷针的针尖对携带人员造成伤害,安装时顶环向上,携带时底杆向上,装置结构简单易拆卸,能够便于人员安装携带,橡胶圈能够防止顶环和底杆在移动过程中碰撞装置的其他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针
,尤其涉及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
技术介绍
避雷针的使用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在野外进行工作时为了避免雷雨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随时携带避雷针以便于安装,但是由于避雷针的针尖较为锐利,在携带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针尖误伤人的情况,而且的避雷针通常为焊接结构,无法拆卸,在进行携带过程中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卡杆,且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六角杆,所述六角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环,且顶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卡杆(2),且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六角杆(3),所述六角杆(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环(4),且顶环(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杆(5),且底杆(5)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上引导片(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卡杆(2),且底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六角杆(3),所述六角杆(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环(4),且顶环(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杆(5),且底杆(5)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上引导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杆(3)和顶环(4)的中心均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插接有针体(7),针体(7)的底部与底座(1)一侧外壁的引导铜片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座筒(8),且座筒(8)的内壁设置有四个插缝(9),四个插缝(9)的底部均开设有卡缝(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卡杆(2)分别插接在四个插缝(9)内,且卡杆(2)与卡缝(10)之间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丁秋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德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