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29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成对设置的多个插孔和脚孔,所述脚孔被设置于所述插孔边缘;采用压装设备夹持插脚和压敏电阻的管脚,并通过所述压装设备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一同压装于对应的插孔和脚孔中;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每个支架具有一个卡口,将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卡口;在所述支架上方安装PCB板,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PCB板,所述安装方法将压敏电阻的管脚和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插脚压装于预设的插孔和脚孔中,从而可以避免使用软导线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专利技术背景现有的圆表类的交流电源取电装置自身存在特殊的结构标准,该特殊标准设计采用的结构和安装取电方法比较原始,主要是通过在取电装置自身的脚片上引出交流电源的正负极,再通过软导线连接并人工焊接在PCB板上,用于交流取电,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脚片上铆接软导线,使得软导线容易因为受力脱落,并且软导线的需要进行人工焊接,使得软导线的安装效率低,无法实现工业化量产,另外在现有的圆表类的交流电源取电装置中具有压敏电阻,现有的压敏电阻通常被焊接在PCB板上,从而增大了PCB板的布板面积,不利于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将压敏电阻的管脚和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插脚压装于预设的插孔和脚孔中,从而可以避免使用软导线脱落的风险。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先对压敏电阻进行插装式安装,之后将金属弹片进行卡合安装,一方面可集成化的装配,另一方面可有效吸收底板上的浪涌电流,可有效地保护所述取电装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取电装置内设置有插脚和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上具有两个管脚,所述插脚和管脚可被压装于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PCB板上,可实现自动化安装,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取电装置内设置有插脚和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上具有两个管脚,所述插脚和管脚可被压装于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PCB板上,可实现自动化安装,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取电装置的PCB板上设有对应的脚孔,压敏电阻只需要将管脚压装于所述脚孔中,无需将压敏电阻焊接于PCB板上,可减少PCB板的面积布局。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取电装置底板上和所述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插孔,所述插脚安装部位略微过盈于所述插孔,并且所述管脚略微过盈于所述脚孔,从而使得所述插脚和管脚可被紧密压装于所述插孔和脚孔,使得所述管脚和插脚紧密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的连接安装。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取电装置底板具有支架,支架上卡合连接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和插脚电连接,通过金属弹片可实现自动化的卡接安装,无需软导线连接,一方面提高所述取电装置取电的便利,另一方面可提高所述取电装置的操作的安全性。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披露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成对设置的多个插孔和脚孔,所述脚孔被设置于所述插孔边缘;采用压装设备夹持插脚和压敏电阻的管脚,并通过所述压装设备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一同压装于对应的插孔和脚孔中;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每个支架具有一个卡口,将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卡口;在所述支架上方安装PCB板,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PCB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所述PCB板上安装镀锡焊盘,所述镀锡焊盘对应安装于所述卡口顶部,所述金属弹片具有插装部和取电部,所述取电部位于所述支架上方,将所述取电部抵触所述镀锡焊盘。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将所述金属弹片从所述支架的侧面卡合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卡口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所述金属弹片上表面涂覆锡层,用于电连接所述镀锡焊盘。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采用自动化的铆接设备先将所述金属弹片铆接于所述插脚的上方,然后将所述金属弹片卡合于所述卡口上,进一步将所述PCB板根据镀锡焊盘的位置安装于所述金属弹片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将所述金属弹片的取电部向内弯折,使得所述金属弹片的取电部和插装部成一定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PCB板具有卡接位,将所述金属弹片弯折的取电部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接位。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多相取电表,所述多相取电表采包括上述交流电源取电装置。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中底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中PCB板的底面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中取电装置安装结构的一个侧面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中取电装置安装结构的另一个侧面示意图;图5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6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7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中金属弹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底板-10,插孔-11,脚孔-12,支架-20,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卡口-23,插脚-24,管脚-25,金属弹片-30,插装部-31,取电部-32,安装孔-33,压敏电阻-40,PCB板-50,镀锡焊盘-5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请结合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成对设置的多个插孔和脚孔,所述脚孔被设置于所述插孔边缘;采用压装设备夹持插脚和压敏电阻的管脚,并通过所述压装设备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一同压装于对应的插孔和脚孔中;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每个支架具有一个卡口,将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卡口;在所述支架上方安装PCB板,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PCB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敏电阻需要优先被安装于所述底板,由于所述底板由塑料组成,之后在支架上方安装所述PCB板,因为底板上可能存在浪涌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成对设置的多个插孔和脚孔,所述脚孔被设置于所述插孔边缘;/n采用压装设备夹持插脚和压敏电阻的管脚,并通过所述压装设备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一同压装于对应的插孔和脚孔中;/n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每个支架具有一个卡口,将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卡口;/n在所述支架上方安装PCB板,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PCB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成对设置的多个插孔和脚孔,所述脚孔被设置于所述插孔边缘;
采用压装设备夹持插脚和压敏电阻的管脚,并通过所述压装设备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一同压装于对应的插孔和脚孔中;
所述底板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每个支架具有一个卡口,将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卡口;
在所述支架上方安装PCB板,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CB板上安装镀锡焊盘,所述镀锡焊盘对应安装于所述卡口顶部,所述金属弹片具有插装部和取电部,所述取电部位于所述支架上方,将所述取电部抵触所述镀锡焊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金属弹片从所述支架的侧面卡合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卡口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龙赵娜邵裕良侯燕朱程鹏张青松李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