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用电缆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航空、航天用电缆组件,其外屏蔽层、外防护层是采用成品件,在电缆组件加工过程中,套在线束外部,再经人工固定捆扎外屏蔽层或外防护层结合部位形成;为保证电缆组件加工过程中外屏蔽层、外防护层装配方便,外屏蔽层、外防护层在直径规格选择上往往会大于线束直径,因此在电缆组件加工完成后,存在外屏蔽层、外防护层松弛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高频振动影响,易发生局部褶皱、破损现象,导致电缆组件电磁屏蔽和防护能力降低,因此可能诱发其它事故发生;另外,外屏蔽层或外防护层结合部位人工捆扎时,存在松紧不一致问题,电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到高频振动影响,容易出现外屏蔽层、外防护层从捆扎中松脱,导致电缆组件电磁屏蔽和防护能力降低,因此可能诱发其它事故发生;另外,外购的外屏蔽层的编织密度一般为93%,外屏蔽层装配过程中需经扩径变形、缩径回复的过程,导致其编织密度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装配后的编织密度往往达不到93%,导致电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主线缆(1)、分支线缆(2)、连接器(3)、固定卡(4);所述主线缆(1)包括主线束(1.1),所述分支线缆(2)包括分支线束(2.1),所述若干分支线束(2.1)合并构成主线束(1.1);所述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器(3);所述主线束(1.1)外部编织设置有主线束金属丝网(1.2),所述分支线束(2.1)外部编织设置有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其中位于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交接部位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向分支线束(2.1)方向延伸若干长度,包覆在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的外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主线缆(1)、分支线缆(2)、连接器(3)、固定卡(4);所述主线缆(1)包括主线束(1.1),所述分支线缆(2)包括分支线束(2.1),所述若干分支线束(2.1)合并构成主线束(1.1);所述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器(3);所述主线束(1.1)外部编织设置有主线束金属丝网(1.2),所述分支线束(2.1)外部编织设置有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其中位于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交接部位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向分支线束(2.1)方向延伸若干长度,包覆在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的外表面;其中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与连接器(3)连接部位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包覆在连接器(3)的尾部外表面,通过固定卡(4)与连接器(3)尾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位于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交接部位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设有主线束金属丝网内翻折层(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包覆在连接器(3)的尾部外表面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设有主线束金属丝网外翻折层(1.2.2)、分支线束金属丝网外翻折层(2.2.2);包覆在连接器(3)的尾部外表面的主线束金属丝网(1.2)与主线束(1.1)之间、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与分支线束(2.1)之间设置有充填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充填层(5)为变壁厚弹性橡胶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在连接固定连接器(3)之前,设置有按单位长度设定的扭转角度,且主线束(1.1)、分支线束(2.1)设置的扭转角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主线束金属丝网(1.2)、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外表面编织设置有非金属丝网;非金属丝网的编织设置方法与主线束金属丝网(1.2)、分支线束金属丝网(2.2)的编织设置方法相同。
7.一体化编织型电缆组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为:
S1、导线裁切、剥皮、沾锡:按照电缆组件设计要求,将各种颜色导线裁剪为设定长度;导线两端按工艺设定尺寸剥去绝缘层,然后进行沾锡处理;
S2、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杰,张永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