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及应用该馈电网络单元的天线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81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雷达天线通信领域的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及应用该馈电网络单元的天线阵,馈电网络单元包括馈电单元与波导同轴转换器,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波导,馈电波导后侧设有弯折缝隙状的功率耦合结构,并通过功率耦合结构耦合有移相单元,移相单元的后侧设有耦合输出端,移相单元的左右侧部均连通设有第一相位补偿部。天线阵包括阵列设置的相控阵单元,相控阵单元天线单元与两个平行布置的馈电网络单元,两个馈电网络单元中的波导同轴转换器共同连接所述天线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于相控阵单元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改进,实现了不同的极化采用相同的馈电结构,从物理上保证了相控阵天线辐射性能的一致性,并降低了馈电线路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及应用该馈电网络单元的天线阵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天线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及应用该馈电网络单元的天线阵。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不同波段、不同极化电磁波对目标或者地物散射特性的差别,进行多波段、多极化雷达探测,可以获得目标或地物更加完整的信息,提升目标探测和分类识别能力,如星高分辨SAR系统和气象双偏振雷达系统。与常规单极化天线相比,多极化天线除了带宽、增益、波束宽度、波束形状、副瓣、效率和端口电压驻波比等性能参数以外,更需要重点关注交叉极化和隔离度等参数,特别是不同极化辐射方向图各参数的一致性。目前双极化一维相扫天线常用的形式有双极化波导裂缝天线、微带双极化天线以及交叉阵子天线。驻波双极化波导裂缝天线的带宽和网络复杂度相关,在大尺寸高增益一维相扫天线中,驻波双极化波导裂缝天线的馈电网络通常比较复杂,同时垂直和水平极化通常采用的缝隙形式不同,因加工误差的存在,会造成的双极化天线波束指向和波束宽度的不一致,而在不扫描维度上的波束指向和波束宽度不一致,系统无法修正。>双极化微带天线和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包括馈电单元(1)与波导同轴转换器(3),所述馈电单元(1)包括馈电波导(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波导(101)后侧设有弯折缝隙状的功率耦合结构(106),并通过所述功率耦合结构(106)耦合有移相单元(104),所述移相单元(104)的后侧设有耦合输出端(105),并通过所述耦合输出端(105)与波导同轴转换器(3)耦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包括馈电单元(1)与波导同轴转换器(3),所述馈电单元(1)包括馈电波导(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波导(101)后侧设有弯折缝隙状的功率耦合结构(106),并通过所述功率耦合结构(106)耦合有移相单元(104),所述移相单元(104)的后侧设有耦合输出端(105),并通过所述耦合输出端(105)与波导同轴转换器(3)耦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同轴转换器(3)的同轴输出端口(302)位于馈电波导(101)后侧正中位置,且波导同轴转换器(3)内部设有台阶型阻抗(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单元(104)的左右侧部均连通设有第一相位补偿部(102),所述第一相位补偿部(102)为台阶结构或介质插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波导(101)的前侧设有第二相位补偿部(103),第二相位补偿部(103)与馈电波导(10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相位补偿部(103)为台阶结构或介质插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馈电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相位补偿部(102)与第二相位补偿部(103)为台阶结构时,其台阶节数为2个。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馈电网络单元的天线阵,包括阵列设置的相控阵单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鲁加国王燕刘小为刘俊永李莉孙伟张崎门国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