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电极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向小型化,便捷化趋势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其主要储能设备,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锂电池的电极主要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集流体组成。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电池内部电极活性物质的活动相关。通常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是增加负载在电极上的活性物质比率。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随着负载在电极上的活性材料的增加,锂离子在电极中的动力学扩散条件变差,致使电池充放电倍率降低,进而影响其快充性能。因此,需提供一种在同等能量密度下,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快充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增稠剂,使得使用该电极增稠剂的电极在同等能量密度下,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快充性能显著提升,实现充电效率提高的目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增稠剂,所述电极增稠剂包括:去离子水;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增稠剂包括:/n去离子水;/n第一聚合物,及/n第二聚合物;/n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大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增稠剂包括:
去离子水;
第一聚合物,及
第二聚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大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的5-10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的10-8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所述第二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的20-5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或其金属盐、聚丙烯酸、海藻酸钠、黄原胶和瓜尔胶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或其金属盐、聚丙烯酸、海藻酸钠、黄原胶和瓜尔胶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分子量范围为800000~10000000;所述第二聚合物分子量范围为10000~50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或第二聚合物所述具有碳和氧组成的骨架,所述碳和氧组成的骨架包括至少一个羟基和-COOY,其中Y为碱金属族元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和氧组成的骨架包括如式(Ⅰ)所示的重复单元:
其中R1、R2、R3选自氢、C1-4的烷基或烷氧基、C1-8的亚烷基或亚烷氧基、-CH2COOY、-CCH3HCOOY或-CCH3CH3COOY,其中Y为碱金属族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选自氢、C1-4的烷基、或-CH2COOY,其中Y为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n值范围为8500~80000,所述第二聚合物n值范围为100~3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迪锋,李昊,孙化雨,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