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复合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1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开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复合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左端均匀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腔右部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条,所述壳体的内部定位条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导杆上的支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冂型杆。该智能复合开关,通过在每处插接槽中,均设置对线缆端头进行一重固定的定位条,配合对应的弹力压柄对其单独进行控制,再配合设置对各个定位条进行一体式二重固定的插板,从而保证线缆端头得以初步的限位固定、使得用户对线缆的拆装更加轻松省力且快捷、提升了线缆的安装效率及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复合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开关
,具体为一种智能复合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将线缆连接到智能复合开关上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利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时,需要多次对线缆端头,利用螺丝刀逐一旋转螺栓进行固定,较为麻烦费力,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部分智能复合开关,在迎合开关安装前内部不适用采取气缸或电机驱动机构的前提下,采用了一体式的手动固定机构来满足线缆的安装条件,其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各个线缆端头预先插入到开关的插接槽中,而后再配合压接板等机构,并利用相应的扭转弹簧等物对线缆端头进行一体式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虽然方便,但期间由于未对各个线缆端头进行初步的预固定,每处部分的线缆即极有可能意外脱出插接槽,造成安装麻烦,影响安装效率,且为了保证一定的固定力度,扭转弹簧等物的劲度系数较大,手工固定时用户所需施加的作用力较大,因此安装过程比较吃力,又由于该部分智能复合开关的线缆固定,采取的是一重固定机构,因此长期使用后又极容易出现固定力不足的情况。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复合开关,具备保证线缆端头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复合开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左端均匀开设有插接槽(2),所述插接槽(2)的内腔右部滑动连接有导杆(3),所述导杆(3)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条(4),所述壳体(1)的内部定位条(4)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上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导杆(3)上的支杆(6),所述滑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冂型杆(7),所述冂型杆(7)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弹力压柄(8),所述壳体(1)的内部插接槽(2)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定位条(4)上的插板(9),所述壳体(1)的内部插接槽(2)的上方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腔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复合开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左端均匀开设有插接槽(2),所述插接槽(2)的内腔右部滑动连接有导杆(3),所述导杆(3)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条(4),所述壳体(1)的内部定位条(4)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上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导杆(3)上的支杆(6),所述滑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冂型杆(7),所述冂型杆(7)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弹力压柄(8),所述壳体(1)的内部插接槽(2)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定位条(4)上的插板(9),所述壳体(1)的内部插接槽(2)的上方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腔插板(9)的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定位压柄(11),所述定位压柄(11)和插板(9)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12),所述定位压柄(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段(13),所述定位压柄(11)和活动槽(10)的内腔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4),所述活动槽(10)的内腔右壁埋设有电磁体(15),所述活动槽(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杆(16),所述摆杆(16)的左部活动连接有竖板(17),所述竖板(17)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延伸至齿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兴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