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气冷堆的控制棒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必须提供充足的能源以供经济发展所需。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资源量限制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清洁安全的替代能源的发展已迫在眉睫。核能就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高温气冷堆(HTGR)是核能反应堆中的一种堆型,是在早期气冷堆,改进型气冷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堆型,高温气冷堆商用电站也从原来的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转变为开发具有非能动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落棒事故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事故之一,在落棒事故中,部分驱动机构会随控制棒一同下落,故由于驱动机构组件及控制棒组件一同下落产生的总动能较大,从而会造成控制棒下端与堆芯底部石墨层的剧烈碰撞,进而使控制棒及石墨发生结构破坏。目前针对碰撞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在控制棒底部设置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控制棒棒体(1)下端的缓冲节(5),在棒体(1)与所述缓冲节(5)之间设置弹簧(3)和薄壁压溃筒(4),通过弹簧(3)的压缩和薄壁压溃筒(4)的屈曲实现对落棒事故时控制棒下落产生动能的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控制棒棒体(1)下端的缓冲节(5),在棒体(1)与所述缓冲节(5)之间设置弹簧(3)和薄壁压溃筒(4),通过弹簧(3)的压缩和薄壁压溃筒(4)的屈曲实现对落棒事故时控制棒下落产生动能的吸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节(5)的外侧设有紧定环(2),所述紧定环(2)与缓冲节(5)之间留有间隙,紧定环(2)与棒体(1)固定连接,缓冲节(5)与紧定环(2)可实现相对运动,并保证缓冲节(5)、紧定环(2)、棒体(1)的同轴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定环(2)上设有用于拧紧或脱开操作的紧定凸台(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棒体(1)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薄壁压溃筒(4)位移的导向凹槽(12),所述薄壁压溃筒(4)的上端设置在导向凹槽(12)内,薄壁压溃筒(4)的下端设置在缓冲节的凹槽(5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的底部组合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棒体(1)上设有连通孔,用于连通薄壁压溃筒(4)外侧腔室与外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浩,江小川,杨伟,申腾,刘臣伟,贺楷,朱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