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16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4
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叠屏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板,用于承载折叠屏;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承载板背向折叠屏的表面;连轴,位于两个支撑件之间;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支撑件转动连接,且均与连轴转动连接。在连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一角度,且均朝连轴倾斜;在连轴从第一位置沿着远离承载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两个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二角度,两个支撑件相对设置,以支撑承载板。本公开能够对折叠屏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屏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支撑结构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是继液晶显示面板之后的新一代显示产品,由于其较佳的色彩饱和度,快的响应速度,可折叠化,轻薄等性能,使其正在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及引领者。对于目前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人们可以将其制备成折叠屏。在使用过程中,将折叠屏展开,可以方便人们观看图像。在不使用时,该折叠屏可以直接卷起来,并收纳于一个收纳盒中,以对折叠屏进行保护。然而,在折叠屏的使用过程中,展开的折叠屏缺乏支撑结构,给折叠屏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屏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支撑结构,能够对折叠屏进行支撑。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板,用于承载折叠屏;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折叠屏的表面;连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两个所述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连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承载板平行;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且均与所述连轴转动连接;其中,在所述连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连轴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上均位于所述连轴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一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均朝所述连轴倾斜;在所述连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沿着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二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以支撑所述承载板。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伸缩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时,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伸缩构件从所述凹陷部脱出,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伸缩构件包括弹性件和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可滑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轴,且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套筒抵接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套筒面向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设有突出部,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位于所述凹陷部以外的区域抵接于所述突出部。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位于所述凹陷部以外的区域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与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突出部能够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凹陷部,且两个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连轴的径向方向分布。进一步地,所示承载板以及两个所述支撑件均呈条状结构,且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轴和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轴同轴设置,且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连轴与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对应地所述连轴转动连接;各所述支撑件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均与一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支撑结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依次连接,多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连轴均与所述支撑轴平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能够卷绕于所述支撑轴,且卷绕于所述支撑轴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连轴位于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支撑轴的一侧;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以共同承载所述折叠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撑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筒状构件,在所述筒状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相反的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所述第一开放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多个所述支撑结构中存在部分支撑结构从所述第一开放端伸入所述筒状构件,且从所述第二开放端伸出所述筒状构件;所述筒状构件的内表面设有导向件;在所述支撑轴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时,位于所述筒状构件内的所述支撑结构朝所述第一开放端移动,所述导向件引导所述连轴靠近所述承载板,以使所述连轴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顺时针方向和所述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时,位于所述筒状构件内的所述支撑结构朝所述第二开放端移动,所述导向件引导所述连轴远离所述承载板,以使所述连轴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筒状构件的内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导向件包括设于所述侧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对所述筒状构件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沿着所述第一开放端靠近所述第二开放端的方向,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对于位于所述筒状构件内的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顶面面向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连轴的一侧,且与所述承载板平行,所述连轴能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进一步地,各所述承载板在预设方向上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轴,所述预设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板,并与所述连轴垂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连轴平行,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连轴件,设有间隔分布的两个轴孔,两个所述轴孔的轴线平行;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所述连轴件的一个所述轴孔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个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轴,另一所述轴孔可转动地套设于另一所述支撑结构的固定轴,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连轴的表面相互配合。进一步地,对于在所述支撑轴的径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一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个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连轴的表面一一对应地与另一所述支撑结构的两个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连轴的表面平齐。进一步地,各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连轴的表面设有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凸块,所述折叠屏位于各所述承载板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进一步地,对于在所述支撑轴的径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外圈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件搭接于位于内圈的所述支撑结构的两个所述凸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板,用于承载折叠屏;/n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折叠屏的表面;/n连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两个所述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连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承载板平行;/n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且均与所述连轴转动连接;/n其中,在所述连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连轴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上均位于所述连轴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一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均朝所述连轴倾斜;在所述连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沿着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二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以支撑所述承载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板,用于承载折叠屏;
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折叠屏的表面;
连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两个所述支撑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连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承载板平行;
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且均与所述连轴转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连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连轴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上均位于所述连轴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一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均朝所述连轴倾斜;在所述连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沿着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夹角保持为第二角度,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以支撑所述承载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伸缩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时,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伸缩构件从所述凹陷部脱出,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伸缩构件包括弹性件和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可滑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轴,且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套筒抵接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套筒面向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设有突出部,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
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位于所述凹陷部以外的区域抵接于所述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套筒面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位于所述凹陷部以外的区域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与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在所述连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突出部能够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凹陷部,且两个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连轴的径向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示承载板以及两个所述支撑件均呈条状结构,且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轴和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轴同轴设置,且沿着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连轴与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与对应地所述连轴转动连接;各所述支撑件在所述连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均与一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7.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轴;
多个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支撑结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依次连接,多个所述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宇祝尚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