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场景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006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工程场景建立方法,涉及场景建立领域,包括S1建立工程场景的BIM模型;S2解析BIM模型,获取BIM模型的相关信息保存至模型数据库,输出GIS可读取模型文件;S3获取地理数据,通过GIS平台建立地理信息场景;S4统一BIM模型局部坐标系统与GIS坐标系统,确定偏移信息;S5根据BIM模型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坐标和偏移信息导入全部BIM模型和模型数据库,动态显示BIM模型;S6完成BIM模型与DEM的无缝贴合和地形的套合;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作为核心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BIM设计模型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解决了BIM设计模型集成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存在承载的信息丢失、加载速度慢、构筑物内的构件空间位置偏移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场景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场景建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场景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建筑信息模型(BIM)由于其精细程度高,特征参数化,语义信息丰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等特点,在国内外建筑领域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下该领域的主要标准。将BIM技术引进铁路行业,有利于实现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但由于BIM模型精细程度高、数据量大、可视化预处理时间长,目前应用还主要集中在对单个项目工程的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面,例如单个桥梁、隧道、建筑物,或者小范围的构造物综合体。如何对铁路这样的长大工程项目中的大范围海量BIM模型进行整合应用成为关键技术难题。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管理地理场景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于宏观层面的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三维热潮也正在兴起,随着在各行业的纵深应用,三维GIS在日益增长的三维空间信息需求的牵引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新兴技术的驱动下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各种大型工程设施的形式和结构日趋复杂多样,大型工程的三维可视化施工管理对三维模型的准确和高效的表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程场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工程场景中每个工程建筑结构的BIM模型;/nS2、对每个BIM模型进行解析,获取每个BIM模型的空间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保存至模型数据库,并输出GIS平台可读取格式的模型文件;/nS3、获取基础三维空间场景的地理数据,并通过GIS平台建立地理信息场景;/nS4、统一BIM模型的局部坐标系统与GIS的坐标系统,并确定BIM模型的偏移信息;/nS5、根据BIM模型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坐标和偏移信息导入全部BIM模型和模型数据库,并根据可视范围和高度,动态显示BIM模型;/nS6、完成BIM模型与DEM的无缝贴合和地形的套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程场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工程场景中每个工程建筑结构的BIM模型;
S2、对每个BIM模型进行解析,获取每个BIM模型的空间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保存至模型数据库,并输出GIS平台可读取格式的模型文件;
S3、获取基础三维空间场景的地理数据,并通过GIS平台建立地理信息场景;
S4、统一BIM模型的局部坐标系统与GIS的坐标系统,并确定BIM模型的偏移信息;
S5、根据BIM模型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坐标和偏移信息导入全部BIM模型和模型数据库,并根据可视范围和高度,动态显示BIM模型;
S6、完成BIM模型与DEM的无缝贴合和地形的套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场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工程场景建立方法在S2-S4之间还包括S0对每个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和动态LOD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场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中轻量化处理包括减少BIM模型的三角形面片数目,保留能反映模型几何特征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聪唐朝国张毅郑之光张居力梁栋熊强东张绪伟陈加平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旷谷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