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调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变电站端子箱大多安装在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会导致端子箱内凝露、滴水现象频发,进而促使二次回路绝缘受损,甚至造成短路。如果端子排或继电器接点短路,将直接造成保护误动。而端子箱受潮,端子排螺丝和连接片容易生锈,进而促使二次端子接触不良,电流回路端子发热甚至造成开路,可能引起保护拒动或误动,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现有的变电站端子箱监控设备缺乏统一的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大多不具备通信功能,无法将温度、湿度数据集中上传,且数据基本通过人工巡检采集,效率低下,导致加热、通风设备故障难以及时发现,常常因维护不到位而导致箱内环境恶化。另外,现有监控设备不但无法完成变电站端子箱内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自动闭环控制,也不具备配电房运行状态评估功能。再者,维修过程中,需要对监控设备中的传感器整个更换,维护成本高。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3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模块(2)、控制模块(3)、数据传输模块(4)、电源模块(5);其中:/n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2)输出端与控制模块(3)输入端电连接;/n所述控制模块(3)发送端与数据传输模块(4)接收端通信连接;/n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发送端与上位机接收端通信连接;/n所述电源模块(5)输入端外接电源;/n所述电源模块(5)输出端分别与温湿度传感模块(2)输入端、控制模块(3)输入端、数据传输模块(4)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模块(2)、控制模块(3)、数据传输模块(4)、电源模块(5);其中:
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2)输出端与控制模块(3)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3)发送端与数据传输模块(4)接收端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发送端与上位机接收端通信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5)输入端外接电源;
所述电源模块(5)输出端分别与温湿度传感模块(2)输入端、控制模块(3)输入端、数据传输模块(4)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2)包括温度传感模块(21)、湿度传感模块(22);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模块(21)输出端、湿度传感模块(22)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3)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模块(21)输入端、湿度传感模块(22)输入端均与电源模块(5)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单片机(31)、A/D转换模块(32);其中:
所述单片机(31)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模块(21)输出端、湿度传感模块(22)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31)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32)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A/D转换模块(32)发送端与数据传输模块(4)接收端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包括Zigbee无线通信芯片(41)、485有线通信芯片(42);其中:
所述Zigbee无线通信芯片(41)接收端、485有线通信芯片(42)接收端均与A/D转换模块(32)发送端通信连接;
所述Zigbee无线通信芯片(41)发送端、485有线通信芯片(42)发送端均与上位机接收端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端子箱温湿度智能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MP265主降压模块(51)、DC5V第一转换模块(52)、DC3.3V转换模块(53)、DC5V第二模块(54);其中:
所述MP265主降压模块(51)输入端外接电源;
所述MP265主降压模块(51)输出端分别与DC5V第一转换模块(52)输入端、DC3.3V转换模块(53)输入端、DC5V第二模块(54)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DC5V第一转换模块(52)输出端分别与温度传感模块(21)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方健,王红斌,莫文雄,郝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