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84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组件、感应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感应组件设置于壳体外周侧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电力配网线路的主干或支路,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朝外水平延伸出壳体外,感应组件位于测温组件外侧,用于检测的电力配网线路的主干或支路线缆的温度,通讯模块通过连接后台监控终端与现场的故障定位装置,可以远程实时接收故障定位装置的检测结果,便于维护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精准维修,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作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配电系统因为分支线多而复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找出具体故障位置往往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故障定位虽研究较多,也有各种成型产品提供,但基本上都需人工现场查找,自动化水平不高;目前也有自动化式的故障定位系统,但是无线通讯能量较大,如只靠内部电池供电,则使用寿命短,且测量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维护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精准维修,提高维修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控制组件、感应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感应组件设置于壳体外周侧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朝外水平延伸出壳体外,感应组件位于测温组件外侧。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组件为互感器,该互感器为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组件为带有信号屏蔽器的互感器,所述控制组件位于信号屏蔽器的屏蔽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所述上壳体顶部开设有透明窗口。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CPU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USB接口;所述通讯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用于与后台监控终端进行通讯;所述电源模块与CPU模块连接,为CPU模块提供电压;所述USB接口外端延伸出壳体,内端与CPU模块连接,用以进行识别U盘信号,并下载U盘中的内容。进一步的,所述CPU模块与感应组件间设有DAM-2100电感信号放大器,用以将感应组件输出的模拟量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至CPU模块。进一步的,所述CPU模块为P89C51RD2单片机;所述通讯模块为KS-97-F14G全网通嵌入式模组。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组件为测温光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后台监控终端与现场的故障定位装置通过通讯模块,可以远程实时接收故障定位装置的检测结果,便于维护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精准维修,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控制组件2;感应组件3;测温组件4;上壳体11;下壳体12;散热鳍片13;透明窗口14;CPU模块21;通讯模块22;电源模块23;USB接口24。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组件2、感应组件3和测温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感应组件设置于壳体外周侧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电力配网线路的主干或支路,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朝外水平延伸出壳体外,感应组件位于测温组件外侧,用于检测的电力配网线路的主干或支路线缆的温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为互感器,该互感器为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套设在待检测的线缆外表面,可实时监测对应线缆的电流大小;互感器与控制组件2相连接,以便于将检测数据传输到后台监控终端,从而使得后台监控终端的操作人员可及时发现异常电流数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为带有信号屏蔽器的互感器,所述控制组件位于信号屏蔽器的屏蔽范围内,从而可屏蔽控制组件2对互感器的电磁干扰,提高检测精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13可增大下壳体12的散热面积,控制组件2设置在下壳体12内,控制组件2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13往外排出,散热鳍片1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下壳体12的散热效率,所述上壳体顶部开设有透明玻璃窗口14,便于查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CPU模块21、通讯模块22、电源模块和23USB接口24;所述通讯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用于与后台监控终端进行通讯;所述电源模块与CPU模块连接,为CPU模块提供电压;所述USB接口外端延伸出壳体,内端与CPU模块连接,用以进行识别U盘信号,并下载U盘中的内容,可通过USB接口24将CPU模块21的操作程序或者更新程序传输到CPU模块21,所述控制组件2还包括:GPS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与CPU模块21相连接,从而可快速便捷的提醒后台监控终端的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位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CPU模块与感应组件间设有DAM-2100电感信号放大器,用以将感应组件输出的模拟量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至CPU模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CPU模块为P89C51RD2单片机;所述通讯模块为KS-97-F14G全网通嵌入式模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为测温光纤,所述测温光纤套设在待测线缆的外表面,且测温光纤与控制组件2相连接,测温光纤可实时检测待测线缆的表面温度,并将对应的温度信息反馈到后台监控终端;线缆在使用时会发热,当线路中发生短路或者过载时,会使得线缆表面的温度急剧上升,测温光纤可以精确检测线缆表面的温度,线缆表面的温度可作为判断线路是否出现故障的依据;所述测温光纤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进行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将互感器套设在待检测的线缆外表面,实时监测对应线缆的电流大小;测温组件4套设在待测线缆的外表面,实时检测待测线缆的表面温度;互感器和测温组件4将检测信息反馈到CPU模块21,CPU模块21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通过通讯模块22传递到后台监控终端;对应电流大小会有预设温度值,若测温组件4检测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值的范围内,则该线缆是正常运行的;若测温组件4检测的温度,不在预设温度值的范围内,则该线缆是存在故障情况的,再通过GPS定位模块的传输信息,后台监控终端的操作人员可及时发现故障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组件、感应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感应组件设置于壳体外周侧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朝外水平延伸出壳体外,感应组件位于测温组件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组件、感应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感应组件设置于壳体外周侧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测温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朝外水平延伸出壳体外,感应组件位于测温组件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为互感器,该互感器为开口式零序电流互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为带有信号屏蔽器的互感器,所述控制组件位于信号屏蔽器的屏蔽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配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所述上壳体顶部开设有透明窗口。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礼强马稳邓建红卢晓斌魏明梽罗敏罗益元林金旺杨火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连城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