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均相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800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抗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以噬菌体为检测抗体,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形成“夹心”结构前后胶体金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构建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检测大分子抗原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胶体探针的稳定性强,抗体‑抗原的结合效率高,洗涤和分离的步骤少,操作更简单,免疫学反应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相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原检测
,进一步涉及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学分析的抗原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
技术介绍
免疫学分析方法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识别和可逆性结合反应而发展起来的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由于免疫分析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费用低和适于现场大批量样品筛选等优点,目前免疫学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如核酸、生物标志物蛋白等)、环境检测(如细菌、农药、兽药、环境激素、重金属污染物等)及食品安全(如食源性真菌毒素、致病菌、食品添加剂等)等分析领域。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法,因其技术条件要求低、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和经济、有效期长、特异性强、可实现大批量检测、且易商品化等优点,常以试剂盒的形式出现,已经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为成熟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技术。其中,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因其简单快速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三个明显的缺点:一、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催化化学底物显色作为信号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特异性噬菌体为检测抗体及配对的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形成“夹心”结构前后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利用水化动力学直径变化测定反应待检样品中大分子抗原的含量,包括以下步骤:/n(1)以表面修饰羧基链的多枝状胶体金为载体采用EDC一步法将大分子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捕获抗体标记于多枝状胶体金表面,获得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n(2)通过抗体库淘选出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噬菌体,获得噬菌体检测抗体;/n(3)在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溶液中加入噬菌体检测抗体和待测目标物溶液,37℃反应1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特异性噬菌体为检测抗体及配对的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形成“夹心”结构前后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利用水化动力学直径变化测定反应待检样品中大分子抗原的含量,包括以下步骤:
(1)以表面修饰羧基链的多枝状胶体金为载体采用EDC一步法将大分子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捕获抗体标记于多枝状胶体金表面,获得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
(2)通过抗体库淘选出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噬菌体,获得噬菌体检测抗体;
(3)在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溶液中加入噬菌体检测抗体和待测目标物溶液,37℃反应15-200min后于马尔文纳米粒度仪上测定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直径,利用水化动力学直径变化测定反应待检样品中大分子抗原的含量;
所述大分子抗原为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蛋白质标志物或病原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的制备方法为:利用胶体金种子介导生长法合成多枝状胶体金溶液,将合成的胶体金溶液离心后,以pH9.0-11.0的超纯水置换,加入巯基-羧基双亲链,室温旋转搅拌4~12h;混合溶液离心,去除多余链,获得表面巯基羧基双亲链的多枝状胶体金;将表面巯基羧基双亲链的多枝状胶体金加入到pH7.5PB(0.01mol/L)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林冷远逵熊勇华湛胜楠方浩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