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及其镀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70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及其镀膜方法,是在内管的吸热段与罩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吸热段的外壁具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由依次形成在吸热段外壁上的红外反射层、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组成;并且,在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中分别掺杂了占各自总量2%~40%摩尔比的二氧化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掺杂二氧化钒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实现了选择性吸收涂层低温条件下高吸收低发射的有利于集热的性能要求,同时达到在高温条件下低吸收高发射的状态,以降低非工作状态下有效降低集热管工作温度的目的,显著提升了集热管,特别是全玻璃热管集热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及其镀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及其镀膜方法。
技术介绍
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发展了30余年,形成了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并在太阳能热水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提出,以及涉及的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快速推进。太阳能光热技术在上述项目实施中进行了必要的示范过程,但因为多种因素,相对于常规空气源热泵技术,低谷电蓄热技术,燃气壁挂炉采暖技术等广泛推广的技术方案,太阳能光热利用仍处于示范阶段,其主要因素之一为,现有的太阳能光热采暖技术所采用的太阳能集热管仍然以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为主的热水型太阳能集热器为主,由此造成集热温度不能达到冬季采暖需求。而当集热温度达到设计采暖供热温度时,集热效率又显著下降。同时,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因管内有水,容易造成集热管内结垢,结冰等,容易造成集热管过热损坏或破损漏水等事故,上述因素是导致太阳能光热在采暖应用中仍处于采暖示范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集热管因为采用相变换热技术,管内无水,由此解决了普通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有水造成的启动速度低,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是在内管的吸热段与罩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吸热段的外壁具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由依次形成在吸热段外壁上的红外反射层、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组成;/n其特征在于:在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中分别掺杂了占各自总量2%~40%摩尔比的二氧化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是在内管的吸热段与罩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吸热段的外壁具有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由依次形成在吸热段外壁上的红外反射层、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组成;
其特征在于:在低电阻层、过渡层、高电阻层和减反层中分别掺杂了占各自总量2%~40%摩尔比的二氧化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内部构成工质腔,工质腔内抽真空并放置有液体工质,液体工质的体积与工质腔的容积比为千分之1.5~百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液体工质的体积与工质腔的容积比为千分之三~千分之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工质为具有高沸点工质与低沸点工质,高沸点工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0%~50%,其余为低沸点工质;所述高沸点工质是指沸点大于或等于水的沸点的液态工质,所述低沸点工质是指沸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工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相变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低电阻层是以金属铝、钛、不锈钢、镍及其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数种的混合物为基质,再掺杂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钒占总量的摩尔比为5%-20%,涂层厚度为50-150nm,方块电阻为90~500欧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明薛道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