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869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包含以封闭管路依序连通的一空间、一消毒灭菌器、一过滤器、及一抽风机。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95%。过滤器能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抽风机能透过封闭管路经由过滤器与消毒灭菌器抽取空间中的空气而使空间呈负压状态;且空间中的空气借由抽风机依序流经消毒灭菌器及过滤器,进行过滤与消毒的功用。借由消毒灭菌器直接将病菌及细菌消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病菌及细菌沉降徘徊与降低飘散附着人体表面的问题,并且能大幅度降低保养人员被残留的病菌或细菌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指一种能消灭及过滤病菌及细菌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病菌及细菌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染,医疗界具有一种负压隔离病房。在现有技术中,负压隔离病房是利用抽风机将病房内的空气抽出,使病房内呈负压状态,如此则空气只会被吸入病房中再被抽风机抽出,而不会直接由病房内流出,借以避免病房内的病菌及细菌经由空气扩散至病房外。并且,抽风机抽出的空气是经由密闭的风管运送,途中经过高效率滤网过滤,使病菌及细菌沾附于滤网表面后再将空气排放至外界,以达到隔离病菌及细菌的效果。然而,由于病菌及细菌在随着空气流动至被过滤前行经的路径越长,其所受到的扰流、沉降效应影响因素越多,因此在风管的路径上,病菌及细菌可能会因粒径大小差异或路径不平顺而使其沉降效应有所差别,进而可能导致病菌及细菌的累积进而徘徊于建物某处。并且,由于现有技术的负压隔离病房仅是利用滤网“过滤”病菌及细菌,而并没有直接“消灭”病菌及细菌,因此负压隔离病房的保养人员于更换滤网时若病菌或细菌尚未死亡,或者人员操作不慎,则仍有受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进一步透过消毒灭菌器直接将病菌及细菌消灭,借以解决病菌及细菌徘徊于建物某处的问题,并且能大幅度降低保养人员在更换滤网时被残留的病菌或细菌感染的风险。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包含:一空间;一第一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空间;一消毒灭菌器,其借由该第一封闭管路连通于该空间;该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之九十五;一第二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一抽风机,其借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该抽风机能经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该消毒灭菌器、及该第一封闭管路抽取该空间中的空气而使该空间呈负压状态;该空间中的空气借由该抽风机流经该消毒灭菌器。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包含:一空间;一第一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空间;一抽风机,其借由该第一封闭管路连通于该空间;该抽风机能经由该第一封闭管路抽取该空间中的空气而使该空间呈负压状态;一第二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抽风机;一消毒灭菌器,其借由该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抽风机;该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之九十五;该空间中的空气借由该抽风机流经该消毒灭菌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借由第一封闭管路、及第二封闭管路分别连通空间、消毒灭菌器、及抽风机,于是整个系统内的空气仅在封闭的空间与管路中流动,且抽风机能经由第二封闭管路、消毒灭菌器、及第一封闭管路抽取空间中的空气而使空间呈负压状态,借此防止空间内的病菌或细菌借由空气扩散传播。并且,空间中的空气借由抽风机依序流经消毒灭菌器,而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之九十五;根据研究文献指出,病菌在摄氏56加热15分钟后很容易被消灭(https://www.who.int/csr/sars/survival_2003_05_04/en/#),并且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摄氏38,相对湿度大于百分之95)病菌的生存能力将迅速丧失(https://doi.org/10.1155/2011/734690),借此消毒灭菌器能直接消灭流经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能够透过消毒灭菌器直接消灭大部分的病菌,以此解决病菌及细菌徘徊于建物某处的问题,并且能大幅度降低保养人员被残留的病菌或细菌感染的风险。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进一步包含一过滤器,其借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该过滤器能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一第三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过滤器;该抽风机依序经由该第三封闭管路、该过滤器、及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开关,其电连接于该消毒灭菌器,且能控制该消毒灭菌器开启或关闭。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控制开关为一电磁阀。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罩体,该空间形成于该罩体内。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消毒灭菌器包含一加热加湿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中,该消毒灭菌器包含一紫外线装置。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组件。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在第一实施例中包含一空间10、一消毒灭菌器20、一过滤器30、一抽风机40、一第一封闭管路51、一第二封闭管路52、及一第三封闭管路53。空间10可以是形成于一箱体内、一建筑物内、一房间内、或一罩体70内,较佳的情况下空间10为大致封闭而对外仅有少量进气口,以便于抽风机40于空间10内形成负压。第一封闭管路51连通于空间10。消毒灭菌器20借由第一封闭管路51连通于空间10。消毒灭菌器20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的九十五。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消毒灭菌器为一加热加湿器,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是一紫外线装置。第二封闭管路52连通于消毒灭菌器20,使消毒灭菌器20仅有第一封闭管路51与第二封闭管路52对外连通,故能使空气仅有单一流向。过滤器30借由第二封闭管路52连通于消毒灭菌器20。过滤器30能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具体来说过滤器30可以是包含有一高效率滤网,且借由高效率滤网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过滤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包含/n一空间;/n一第一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空间;/n一消毒灭菌器,其借由该第一封闭管路连通于该空间;该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之九十五;/n一第二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n一抽风机,其借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该抽风机能经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该消毒灭菌器、及该第一封闭管路抽取该空间中的空气而使该空间呈负压状态;该空间中的空气借由该抽风机流经该消毒灭菌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包含
一空间;
一第一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空间;
一消毒灭菌器,其借由该第一封闭管路连通于该空间;该消毒灭菌器能将空气加热至摄氏六十度以上,且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至大于百分之九十五;
一第二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
一抽风机,其借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该抽风机能经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该消毒灭菌器、及该第一封闭管路抽取该空间中的空气而使该空间呈负压状态;该空间中的空气借由该抽风机流经该消毒灭菌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还包含:
一过滤器,其借由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该过滤器能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及细菌,并能隔绝飞沫;
一第三封闭管路,其连通于该过滤器;该抽风机依序经由该第三封闭管路、该过滤器、及该第二封闭管路连通于该消毒灭菌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交互感染负压系统还包含:
一控制开关,其电连接于该消毒灭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景良欧姵吟刘芸玥潘能御
申请(专利权)人:高昌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