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上固接有动力机械,所述动力机械上端面固连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前后内侧壁之间固接有吸热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对动力机械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转动的散热扇叶产生的风将流动的水内的热量扩散到外界,进而实现对动力机械的冷却;当水无法继续吸收动力机械产生的热量时,通过可移动的滑动导套断开与转动轴的连接,进而降低动力机械的输出功率,进而降低了动力机械的发热量,同时通过动力叶轮维持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冷却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机械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及时的对动力机械采取冷却措施,会对动力机械造成难以补救的内部故障,进而使得动力机械产生损坏;当动力机械因为过热需要停止工作时,此时没有动力源继续维持之前的工作状态,进而使得该动力机械负载的生产线不得不处于停工的状态,进而使得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阐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本例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上固接有动力机械,所述动力机械上端面固连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前后内侧壁之间固接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后延伸至所述主体前后侧,所述通风腔上下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左右贯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左端固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扇叶轴右端固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上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同步轴向下延伸穿过所述吸热块下壁、所述冷却水腔、所述吸热箱下壁至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同步轴下端固接有蜗轮,所述所述动力机械右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吸热箱上端面固接有动力转换箱,所述动力转换箱向上延伸固接于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箱内设有动力叶轮腔、衔接腔,所述衔接腔位于所述动力叶轮腔的右侧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板进行隔挡,所述衔接腔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右端固接有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腔上侧内壁上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上侧;所述支撑板右端面上固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输送孔,所述输送孔向左延伸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所述导向柱内设有于所述输送孔右侧设有上下贯通的导通孔,所述导通孔与所述输送孔连通;启动动力机械,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进而通过蜗轮带动同步轴转动,进而带动循环水轮、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扇叶轴带动散热扇叶转动。有益地,所述导向柱上左右滑动的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抵触所述衔接腔的上下前后内侧壁,所述滑动板右端面上于所述导向柱下侧固接有联动杆,所述冷却水腔左侧内壁上左右滑动的设有同步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同步杆通过衔接杆固接在一起,所述衔接杆左端面与所述冷却水腔右端面之间于所述同步杆上固连有复位弹簧,所述同步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吸热箱左壁至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同步杆左端固接有同步移动板,所述同步移动板下端左右贯穿的转动连接有滑动导套,所述滑动导套内设有左右贯穿的内花键孔,所述动力机械左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与所述内花键孔花键连接配合;滑动板移动,进而通过联动杆、衔接杆、同步杆带动同步移动板移动,进而通过衔接杆压缩复位弹簧,同时通过同步移动板带动滑动导套移动。有益地,所述联动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转换箱左壁至所述动力腔内,所述联动轴左端面固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带轮轴,所述带轮轴上固接有从动皮带轮、联动齿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位于所述联动齿轮的左侧,所述从动皮带轮与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同步皮带连接;动力叶轮转动,进而通过联动轴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同步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带轮轴带动联动齿轮转动。有益地,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位于所述带轮轴下侧,所述动力输出轴向左延伸至所述主体左侧,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右端可与所述内花键孔花键连接配合;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内花键孔带动滑动导套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有益地,所述滑动导套上固接有衔接齿轮,所述衔接齿轮位于所述同步移动板的左侧,所述衔接齿轮可与所述联动齿轮啮合;联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衔接齿轮带动滑动导套转动,进而通过内花键孔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对动力机械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转动的散热扇叶产生的风将流动的水内的热量扩散到外界,进而实现对动力机械的冷却;当水无法继续吸收动力机械产生的热量时,通过可移动的滑动导套断开与转动轴的连接,进而降低动力机械的输出功率,进而降低了动力机械的发热量,同时通过动力叶轮维持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内设有动力腔12,所述动力腔12下侧内壁上固接有动力机械17,所述动力机械17上端面固连有吸热箱51,所述吸热箱5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水腔52,所述冷却水腔52前后内侧壁之间固接有吸热块24,所述吸热块24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风腔23,所述通风腔23前后延伸至所述主体11前后侧,所述通风腔23上下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上左右贯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48,所述扇叶轴48左端固接有散热扇叶44,所述扇叶轴48右端固接有从动锥齿轮42,所述通风腔23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轴20,所述同步轴20上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22,所述主动锥齿轮22与所述从动锥齿轮42啮合,所述同步轴20向下延伸穿过所述吸热块24下壁、所述冷却水腔52、所述吸热箱51下壁至所述动力腔12内,所述同步轴20下端固接有蜗轮19,所述所述动力机械17右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与所述蜗轮19啮合;所述吸热箱51上端面固接有动力转换箱38,所述动力转换箱38向上延伸固接于所述动力腔12上侧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箱38内设有动力叶轮腔35、衔接腔29,所述衔接腔29位于所述动力叶轮腔35的右侧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板34进行隔挡,所述衔接腔29与所述冷却水腔52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35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联动轴39,所述联动轴39右端固接有动力叶轮37,所述动力叶轮腔35上侧内壁上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泄压孔36,所述泄压孔36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11上侧;所述支撑板34右端面上固接有导向柱31,所述导向柱31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输送孔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上固接有动力机械,所述动力机械上端面固连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前后内侧壁之间固接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后延伸至所述主体前后侧,所述通风腔上下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左右贯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左端固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扇叶轴右端固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上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同步轴向下延伸穿过所述吸热块下壁、所述冷却水腔、所述吸热箱下壁至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同步轴下端固接有蜗轮,所述所述动力机械右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吸热箱上端面固接有动力转换箱,所述动力转换箱向上延伸固接于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箱内设有动力叶轮腔、衔接腔,所述衔接腔位于所述动力叶轮腔的右侧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板进行隔挡,所述衔接腔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右端固接有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腔上侧内壁上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上侧;所述支撑板右端面上固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输送孔,所述输送孔向左延伸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所述导向柱内设有于所述输送孔右侧设有上下贯通的导通孔,所述导通孔与所述输送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上固接有动力机械,所述动力机械上端面固连有吸热箱,所述吸热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前后内侧壁之间固接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后延伸至所述主体前后侧,所述通风腔上下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左右贯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左端固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扇叶轴右端固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上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同步轴向下延伸穿过所述吸热块下壁、所述冷却水腔、所述吸热箱下壁至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同步轴下端固接有蜗轮,所述所述动力机械右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吸热箱上端面固接有动力转换箱,所述动力转换箱向上延伸固接于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箱内设有动力叶轮腔、衔接腔,所述衔接腔位于所述动力叶轮腔的右侧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板进行隔挡,所述衔接腔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右端固接有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腔上侧内壁上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上侧;所述支撑板右端面上固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输送孔,所述输送孔向左延伸连通所述动力叶轮腔,所述导向柱内设有于所述输送孔右侧设有上下贯通的导通孔,所述导通孔与所述输送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动力机械冷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酷,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鸿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