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组件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顶管工作井支护及止水组件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工作井就是安装顶进设备、顶进出土的沉井;接收井就是顶管施工完一段后,将工具管或掘进机取出而设置的沉井;工作井、接收井为一段管道的起止位置,除提供顶进、接收工作面,也为该段管道起止点的检查井砌筑提供工作面。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施工工期长、造价高、安全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可止水、稳定性强、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组件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安装钢板桩:将钢板桩安装在工作井四周;/nS2、安装水泥搅拌桩:在工作井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多排水泥搅拌桩;/nS3、搅拌桩施工:配置水泥浆,将搅拌机移至搅拌桩的桩位处,下沉钻井,使搅拌机沿定位架搅拌下沉,然后喷浆搅拌提升,使水泥浆与土体混合;/nS4、安装支撑:在钢板桩内侧安装钢围檩作为支撑;/nS5、待顶管施工完成后,拆除钢板桩、钢围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钢板桩:将钢板桩安装在工作井四周;
S2、安装水泥搅拌桩:在工作井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多排水泥搅拌桩;
S3、搅拌桩施工:配置水泥浆,将搅拌机移至搅拌桩的桩位处,下沉钻井,使搅拌机沿定位架搅拌下沉,然后喷浆搅拌提升,使水泥浆与土体混合;
S4、安装支撑:在钢板桩内侧安装钢围檩作为支撑;
S5、待顶管施工完成后,拆除钢板桩、钢围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安装钢板桩的方法为屏风式打入法,所述屏风式打入法为: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钢板桩呈屏风状,然后再分批施打,施打时先将屏风墙两端的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成为定位板桩,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1/2板桩高度呈阶梯状打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液压插拔机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水泥搅拌桩每侧4排,每排横向间距为500~700mm,纵向间距为500~700mm,每根搅拌桩的直径为500mm~550mm,长度为8~20m,水泥搅拌桩的搭接长度为100~3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的水泥浆为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5,灰浆比重为1.78~1.8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作井支护、止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下沉钻井包括:下沉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刘意志,栗明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