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装饰面板用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装饰面板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新军-新型装配式建筑(如装配式商品房集装箱房屋、活动式板房、装配式住宅、木屋别墅及度假村房屋等等)在近期已列入国家新型建筑重点之一。装饰面板已广泛运用于室内装修,其多变的风格,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装修的要求,现有装饰面板在与墙面连接时多数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时间久了之后该种方式容易导致装饰面板从墙面上脱落,所以,现在较为稳定的安装方法为采用打钉的方式将每块装饰面板与墙面固定连接,由于每块装饰面板都需要打钉子,导致墙面上会留下很多孔洞,不仅影响墙面的美观性,而且对墙面造成较大的损坏。目前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胶粘的方式还是采用打钉的方式将各个装饰面板与墙面固定安装,都会出现各个装饰面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无法做到无缝安装,导致安装之后的装饰面板看起来很不美观。同时,因为安装是将装饰面板与墙面进行连接,所以,各个装饰面板之间无连接关系,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装饰面板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组(1)、中面板组(2)和下面板组(3),所述上面板组(1)包括第一上板(101)、第二上板(102)和第三上板(103),且第一上板(101)、第二上板(102)和第三上板(103)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中面板组(2)包括第一中板(201)、第二中板(202)和第三中板(203),且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下面板组(3)包括第一下板(301)、第二下板(302)和第三下板(303),且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第一上板(101)、第一中板(201)和第一下板(301)的背面的右侧及第二上板(102)、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装饰面板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组(1)、中面板组(2)和下面板组(3),所述上面板组(1)包括第一上板(101)、第二上板(102)和第三上板(103),且第一上板(101)、第二上板(102)和第三上板(103)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中面板组(2)包括第一中板(201)、第二中板(202)和第三中板(203),且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下面板组(3)包括第一下板(301)、第二下板(302)和第三下板(303),且三者之间依次活动卡接,所述第一上板(101)、第一中板(201)和第一下板(301)的背面的右侧及第二上板(102)、第二中板(202)和第二下板(302)背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第二上板(102)、第二中板(202)和第二下板(302)及第三上板(103)、第三中板(203)和第三下板(303)背面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块(5),所述支块(5)的背面活动卡接有与固定块(4)固定连接的插杆(6),所述插杆(6)的背面活动卡接有卡条(7),所述卡条(7)通过固定螺栓(8)与支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板(2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9),所述连接机构(9)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内侧面通过第二固定螺杆(16)与连接机构(9)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挂耳(18),且通过第二螺钉(19)与第一中板(201)和第三中板(20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竖板(10),所述竖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挂耳(12),所述第一挂耳(12)通过第一螺钉(13)与第二上板(102)和第二下板(302)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0)和横板(1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通过钉子与墙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装饰面板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9)包括第一后板(901)和两个第二后板(902),所述第一后板(90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玉华,张祖峰,穆国平,曹琳,杨水清,刘邦,于利凯,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