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闯专利>正文

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50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属于环境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通过仿照垂钓的方式,通过自缩钓线悬挂住用来吸附水面油污的吸油饵柱,吸油饵柱在水面自主展开后扩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油效果及效率,在吸附饱和后触发内部起杆球的起杆动作,通过起杆球输送水分至自缩钓线处,并消耗其内的类燃料柱,一方面迫使自缩钓线开始软化在弹力作用下回缩,另一方面通过反应产生的气体,既可以作为驱动力推动吸油饵柱上升,同时可以对水面上的油污进行冲击,将该区域内的油污分散至附近区域,供其余未吸附饱和的吸油饵柱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吸油效率,并通过显相动作提醒技术人员及时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
技术介绍
随着水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水上事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船舶集中航行和停泊的水域,船舶的排放或泄露,都会产生大量漂浮物。水面漂浮物包括浮油、垃圾、植物残骸等,具有污染范围大、破坏时间长、扩散和漂移速度快等特点。漂浮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大面积(油)膜阻隔正常的水气交换过程,影响生物链的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恶化水体质量。目前对于水面油污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吸油毡、吸油棉进行物理吸收处理,配合吸油围栏,垃圾回收袋进行阻挡和回收,但是由于吸油毡、吸油棉进行物理吸收时容易出现饱和现象,无法继续吸附油污,并及时的通知到技术人员进行打捞回收,导致经常出现未吸附饱和便回收和吸附饱和后仍未回收的两种现象,未吸附饱和便回收会极大的降低吸油效率,无形中提高人力物力,吸附饱和后仍未回收也会降低吸油效率,同时容易导致部分油污脱附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包括泡沫浮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浮台(1)上连接有回收拉线(2),所述泡沫浮台(1)下端开设有垂钓槽,所述垂钓槽顶壁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缩钓线(3),所述自缩钓线(3)下端连接有定点半球(4),所述定点半球(4)下端连接有吸油饵柱(5),所述吸油饵柱(5)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屏蔽瓣(51)和连接于相邻外屏蔽瓣(51)之间的内吸油包(52),且内吸油包(52)向内侧弯曲,所述吸油饵柱(5)内上侧设有起杆球(7),所述内吸油包(52)上端与起杆球(7)上端之间连接有导油线(53),所述自缩钓线(3)包括自缩管(31)、填充于自缩管(31)内的类燃料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包括泡沫浮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浮台(1)上连接有回收拉线(2),所述泡沫浮台(1)下端开设有垂钓槽,所述垂钓槽顶壁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缩钓线(3),所述自缩钓线(3)下端连接有定点半球(4),所述定点半球(4)下端连接有吸油饵柱(5),所述吸油饵柱(5)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屏蔽瓣(51)和连接于相邻外屏蔽瓣(51)之间的内吸油包(52),且内吸油包(52)向内侧弯曲,所述吸油饵柱(5)内上侧设有起杆球(7),所述内吸油包(52)上端与起杆球(7)上端之间连接有导油线(53),所述自缩钓线(3)包括自缩管(31)、填充于自缩管(31)内的类燃料柱(32)以及镶嵌于类燃料柱(32)内的引水线(33),所述定点半球(4)上开设有与引水线(33)相匹配的迁移孔,且引水线(33)穿过迁移孔后贯穿起杆球(7)并延伸至其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瓣(51)下端连接有收尾球(6),所述收尾球(6)包括一体对称分布的磁性半球(61)和封堵半球(62),且磁性半球(61)连接于封堵半球(6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钓式水面油污吸附钓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半球(61)靠近封堵半球(62)一端磁极均保持一致,所述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闯
申请(专利权)人:宋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