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还原络合态Fe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4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还原络合态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还原络合态FeⅢ的厌氧菌株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菌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还原络合态FeIII的厌氧菌株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近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已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还是PM2.5、光化学烟雾等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工业锅炉(窑)烟气被认为是大气中NOx的重要来源。据相关研究预测,目前我国NOx排放量逐年递增,预计到2020年将达2660-2970×104t,控制大气中NOx排放已受到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吸收法、吸附法及生物法等。SCR和SNCR已在燃煤电厂等工业行业中广泛应用,但这两种技术具有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风险。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中生物还原可利用反硝化菌将NO还原为无污染的N2。但由于烟气中NOx90%以上均以NO的形式存在,且NO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极小。而络合态FeII(例如EDTA-FeII、Citrate-FeII等,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还原络合态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还原络合态FeIII的厌氧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命名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oxytocaLF-1,保藏号:GDMCCNO.60977,保藏时间:2020年3月11日。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还原络合态FeIII的厌氧菌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回流污泥,投加液体培养液曝气培养,然后将富集菌液的离心底物、液体培养基和L-FeIII络合物加入血清瓶中,在摇床中培养,得到微生物群落;
S2、利用固体培养基结合平板划线法进行目标菌株的纯化分离,得到用于还原L-FeIII的厌氧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还原L-FeIII的厌氧菌株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中,以液体培养基1L计,该液体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组分组成:
0.2gMgCl2·6H2O,0.008gZnCl2,0.0176gNa2MoO4·2H2O,0.08gCaCl2·2H2O,0.02gCuSO4·5H2O,0.0192gCoCl2·6H2O,0.14gNa2SO3,0.25gNaNO2,2g葡萄糖,0.0152gNiCl2·6H2O,1.2gK2HPO4·2H2O,10.8gNaHCO3,0.0792gMnCl·4H2O,0.00112gH3BO3,用蒸馏水补至1L配成溶液;
L-FeIII络合物的制备:是由EDTANa2、Citrate、谷氨酸、赖氨酸分别与FeCl3以摩尔比1:1的比例制成的,还原L-FeIII络合物在35-40℃、pH=6.7-6.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陈润吴超郭瑞李营营陈亚辉赵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