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35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电缆材料包括A料和B料;A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无卤阻燃剂、引发剂、敏化剂、硅烷偶联剂和A料助剂,引发剂包括酰基膦氧化物和三芳基硫鎓盐,A料助剂包括相容剂、润滑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B料包括聚乙烯、催化剂、交联剂和B料助剂,B料助剂包括抗氧剂;A料和B料的质量比为(95~97):(7~3)。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硅烷交联无卤阻燃材料的配方中加入引发剂及敏化剂,使生产后的电缆材料可以在自然环境下很快交联,放置48小时后达到较高的交联效果,热延伸试验评估可以通过,且材料表面质量平整无凹痕,烟密度低,性能较佳,能满足电缆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交联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中。传统的过氧化物交联缺点明显: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不适合较小线径的高速生产。电子束辐照交联设备投资大,生产周期长,工艺特点只适合生产较小直径的电线。而硅烷交联涉及水的一系列反应,需要投资额外的设备影响效率,稳定性差,不适合做低烟无卤阻燃电缆。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自然交联电缆材料以硅烷交联技术为主,但普遍存在交联时间长、受气候影响大、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以致线缆平常放置7天之后仍无法达到热延伸试验的标准要求。如何加快交联效率,缩短交联时间成为自然交联电缆材料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硅烷自然光交联电缆材料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这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这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料和B料;/n所述A料包括如下的组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无卤阻燃剂、引发剂、敏化剂、硅烷偶联剂和A料助剂;所述引发剂包括酰基膦氧化物和三芳基硫鎓盐;所述A料助剂包括相容剂、润滑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B料包括如下的组分:聚乙烯、催化剂、交联剂和B料助剂;所述B料助剂包括抗氧剂;/n所述A料和所述B料的质量比为(93~97):(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料和B料;
所述A料包括如下的组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无卤阻燃剂、引发剂、敏化剂、硅烷偶联剂和A料助剂;所述引发剂包括酰基膦氧化物和三芳基硫鎓盐;所述A料助剂包括相容剂、润滑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B料包括如下的组分:聚乙烯、催化剂、交联剂和B料助剂;所述B料助剂包括抗氧剂;
所述A料和所述B料的质量比为(93~97):(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20~3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15份聚乙烯,55~63份无卤阻燃剂、1~7份引发剂、0.5~3份敏化剂、0.5~1份硅烷偶联剂和0.1~8份A料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88~98份聚乙烯、2~4份催化剂、0.5~2份交联剂和0.1~0.5份B料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料和B料中,聚乙烯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烷自然光交联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董启殿李广富刘鹏辉陈新泰廖华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