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忠伟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31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3
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所述水稻缓释肥为球状颗粒,由内及外依次为:营养素核、内包衣、肥料层和外包衣;营养素核的主要成分为:氮磷钾或氮钾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硅肥、钙肥、镁肥和硫肥;内包衣的主要成分为: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和硝化抑制剂;肥料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肥、氯化铵和微生物菌制剂;外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凹凸棒和乙基纤维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水稻缓释肥的制备和施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水稻缓释肥肥料丰富多样,并与水稻生长需求相匹配,释放速度适宜,肥料利用率高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缓释肥颗粒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施用方法肥料利用高效、合理,保证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从七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是亚洲地区的主要粮食来源。为了能够增加粮食的产量,除了进行水稻新品种的研制外,增加肥料使用是追求高品质和高产量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但是,长期以来,肥料的过度施用普遍存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收,但不仅使得水稻贪青晚熟、倒伏、品质下降,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是潜在和持久的。如何能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直以来需要攻克和研究的难题。CN111170813A公开了一种水稻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稻缓释肥由内至外包括粒肥内芯、第一包膜、穗肥层、第二包膜与分蘖肥层。但是,由于每个肥料层都是用木本泥炭和肥料混合而成,木本泥炭的用量较多,加重了施肥和土壤的负担,且肥料层并没有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肥料设计,均是单一的氮磷钾肥,而包膜也是一样的,对不同肥料层释放的约束力是一样的,难以起到阶段缓释的作用。CN108863603A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缓释肥为球状颗粒,由内及外依次为:营养素核、内包衣、肥料层和外包衣;所述营养素核的主要成分为:氮磷钾或氮钾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硅肥、钙肥、镁肥和硫肥;所述内包衣的主要成分为: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和硝化抑制剂;所述肥料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肥、氯化铵和微生物菌制剂;所述外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凹凸棒和乙基纤维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缓释肥为球状颗粒,由内及外依次为:营养素核、内包衣、肥料层和外包衣;所述营养素核的主要成分为:氮磷钾或氮钾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硅肥、钙肥、镁肥和硫肥;所述内包衣的主要成分为: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和硝化抑制剂;所述肥料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肥、氯化铵和微生物菌制剂;所述外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凹凸棒和乙基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素核、内包衣、肥料层和外包衣的质量比为50~70:5~10:20~30:5~10;所述营养素核的平均粒径为3~4mm;所述内包衣的平均厚度为0.1~0.3mm;所述肥料层的平均厚度为0.2~0.6mm;所述外包衣的平均厚度为0.1~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稻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素核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氮磷钾或氮钾复合肥34~38份、微量元素肥1~5份、硅肥6~12份、钙肥3~10份、镁肥2~6份、硫肥2~4份;所述内包衣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海藻酸钠1~5份、羧甲基壳聚糖3~8份、硝化抑制剂0.5~1.5份;所述肥料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有机肥13~20份、氯化铵2~5份、微生物菌制剂2~10份;所述外包衣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凹凸棒3~8份、乙基纤维素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水稻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钾或氮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5:0~2:3~6;所述微量元素肥为铁肥与锌肥、钼肥、锰肥、硼肥或铜肥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铁肥为硫酸亚铁、硫酸铁、三硝酸六尿素合铁或黄腐酸二胺铁,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锌肥为硫酸锌和/或氧化锌及其水合物;所述钼肥为钼酸铵、钼酸钠或钼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锰肥为硫酸锰和/或碳酸锰及其水合物;所述硼肥为硼砂和/或硼酸;所述铜肥为硫酸铜、碱式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或硅酸铵铜,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硅肥为硅酸钠、硅酸钾、过二硅酸钠、偏硅酸钠、枸溶性硅肥或火山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钙肥为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硝酸钙或氯化钙肥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镁肥为硫酸镁、氯化镁、菱镁矿或白云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硫肥为硫酸铵、过磷酸钙、石膏或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双氰胺、脒基硫脲或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肥为草木灰与鸡粪、菜籽饼或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微生物菌制剂为菌根菌制剂、溶磷解钾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或粉红粘帚霉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凹凸棒的平均粒径≤0.15m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忠伟江云李智强秦鱼生上官宇先江光华周厚川
申请(专利权)人:熊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