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建兴专利>正文

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24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包括螺母轨道和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上连接设置有直角减速机,所述直角减速机设置于所述螺母轨道内,所述直角减速机下方设置有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电梯安装成本较低,并拥有远程控制系统,能够主动诊断,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大幅降低了维保成本,可以有效避免打滑现象,节能环保,市场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是指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电梯的升降系统是电梯所必须使用到的系统,现有的电梯升降系统制作安装成本高,如果遇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进行排查,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包括螺母轨道和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上连接设置有直角减速机,所述直角减速机设置于所述螺母轨道内,所述直角减速机下方设置有螺杆。作为优选,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还包括轿厢系统、井道系统、对重系统、电气系统和远程控制管理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轿厢系统、对重系统均设置在同一井道内。作为优选,所述的轿厢系统执行参考标准。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气系统执行标准参考标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电梯安装成本较低,并拥有远程控制系统,能够主动诊断,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大幅降低了维保成本,可以有效避免打滑现象,节能环保,市场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螺母轨道,2、轿厢,3、曳引机,4、直角减速机,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结合附图,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包括螺母轨道1和轿厢2,所述轿厢2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3,所述曳引机3上连接设置有直角减速机4,所述直角减速机4设置于所述螺母轨道1内,所述直角减速机4下方设置有螺杆5。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还包括轿厢系统、井道系统、对重系统、电气系统和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所述的轿厢系统、对重系统均设置在同一井道内,所述的轿厢系统执行参考标准,所述的电气系统执行标准参考标准。升降系统原理:运用开口螺母轨道直线运动副技术,构造全新嵌入式升降系统,由嵌入式升降平台沿支撑轨道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轿厢升降。升降系统固定部分(轨道螺母)固定在特定的装置上,该特定装置垂直固定在井道内,升降系统运动部分(滚珠丝杆)固定在轿厢架上。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适用于特殊井道要求。2)电梯对重(平衡重)应与轿厢在同一井道内(观光电梯除外)。3)井道的封闭井道由钢架井道壁、底板、井道顶板等构成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空间。4)井道的固定井道钢架应与地面、承重墙体或框架梁通过固定件连接起来。5)井道内的防护井道内应设置轿厢与对重(平衡重)之间的刚性隔离措施,之间并留有必要的间隙。轿厢执行参考标准。门系统轿门、层门系统执行参考标准,电气系统执行标准参考标准。导向系统:对重(平衡重)侧导轨导向系统执行参考标准。轿厢侧导轨导向系统经导向型式试验后,依据特殊要求执行。“外置式开口螺母轨道直线运动副”:升降系统技术广泛应用电梯独有的“外置式开口螺母轨道直线运动副”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于电梯市场,更可引申应用于船舶舰艇、轨交设备等等特殊应用场景。在船舶舰艇领域,嵌入式升降系统因其无绳化的结构体系,将控制电梯运行的螺杆及井道乃至船舶形成一体,可避免因恶劣环境引起的轿厢、井道碰撞事故,能够较好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更因其独特的卡梯自救、停电可用及自动检测提前诊断功能,大幅度提升安全性,能够有效保障船舶舰艇的战斗力。其在电梯安装成本方面仅为传统电梯的50%。并拥有远程控制系统,能够主动诊断,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大幅降低了维保成本。而在轨交设备领域,由于开口螺母轨道直线运动副”技术原理,可以把直线运动改为360度的相位运动,可以有效避免打滑现象。并且在任何运行场景中,均无需使用摩擦剂,不会破坏环境,完美解决了过去轨交设备的环保问题,对社会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并且其定位精准,无需反复启动,能耗小,乘坐舒适度高,是非常好的迭代产品。综上所述,更由于其技术的独特性,未来还可涉足巨大的引申应用市场。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轨道和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上连接设置有直角减速机,所述直角减速机设置于所述螺母轨道内,所述直角减速机下方设置有螺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轨道和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上连接设置有直角减速机,所述直角减速机设置于所述螺母轨道内,所述直角减速机下方设置有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动力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轿厢系统、井道系统、对重系统、电气系统和远程控制管理系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建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