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拆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以棒材为例进行说明。棒材作为型材的一种,被广泛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船舶等工业领域。棒材在轧制车间轧制完成后,需将一定数量的棒材打捆后运输到精整车间经过矫直、探伤、称重等等工艺才能出厂。在进行这些工艺之前,首先需将在轧制车间打捆后的棒材进行拆捆。我国已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然而,棒材生产车间生产棒材的规格不同,打捆时的直径和成捆后的棒材的根数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厂家在打捆时所采用的打捆形式、绑丝直径和位置也不同,都给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的研究带来困难,国内外各厂家在精整车间对棒材进行拆捆时,大部分为人工进行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生产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可以实现剪切和夹持的联动作业,简化了整体结构,并提高了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并排设置在机架(1)上,夹紧装置(2)与剪切装置(3)之间采用联动设置,机架(1)上设有与夹紧装置(2)和/或剪切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装置(4)可以实现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的开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并排设置在机架(1)上,夹紧装置(2)与剪切装置(3)之间采用联动设置,机架(1)上设有与夹紧装置(2)和/或剪切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装置(4)可以实现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和剪切装置(3)均采用剪式连杆机构;所述剪式连杆机构包括连接头和一对第一连杆,两第一连杆的端部均与连接头铰接,两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二连杆,两第二连杆的中部均与机架(1)铰接,通过连接头的移动实现两第二连杆的开合;夹紧装置(2)的第二连杆端部设置有夹紧头(2.8),剪切装置(3)的第二连杆端部设置有剪切头(3.6);夹紧装置(2)的连接头与剪切装置(3)的连接头连接;驱动装置(4)与剪切装置(3)的连接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头(2.8)的端部设有导向钩(2.81),夹紧头(2.8)的夹紧面设有齿口(2.8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管材拆捆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的连接头通过连接件与剪切装置(3)的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2.11)和压缩弹簧(2.6),连接柱(2.11)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军,燕艳,张鹏翀,马立东,孟进礼,马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