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间目标表面附着的自适应贯入展开附着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碎片清理、故障星在轨维护救助等在轨服务和空间操作应用领域,涉及一种自适应贯入展开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空间碎片、故障卫星、废弃卫星等空间目标日益增多,空间飞行器的在轨安全运行受到严重的威胁,采用传统的主动规避方法将越来越难应对,并且会大大降低空间飞行器的寿命;采用被动防护方法也只能应对部分类型的空间目标。另一方面,大型空间飞行平台设施将突出在轨维护维修服务功能,如故障卫星实施救助或维修,需要完成对其进行近距抓捕任务。而早期发射的卫星很可能没有对接接口,即使有接口也因其故障(如姿态失控)而不可用,采用传统操作机械臂来完成此项任务是困难的。从非合作空间目标在轨安全运行的角度考虑,世界各国需要发展空间目标抓捕技术,同时它兼备近距防御功能。目前采用类似飞矛装置对目标表面贯入后展开产生附着力最终实现捕获的方案应用较少,类似的方案有欧空局的渔叉装置,国内研究的动能吸附式捕获装置,以及小行星微重力锚定附着装置。其中渔叉装置适用于碎片清除任务,清除对象为运载火箭子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间目标表面附着的自适应贯入展开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锥(1)、矛体骨架(2)、倒刺轴(3)、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挡板套筒(6)、限位顶杆(7)、后端盖(8)、扭簧(10);/n矛体骨架(2)包括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结构,直径大的一段圆柱结构中部沿径向开有关于矛体骨架(2)中心轴对称的矩形孔,形成空腔,空腔两侧的壁面上对称设置有销轴孔;/n头锥(1)尾部安装在矛体骨架(2)直径大的一端端面内;倒刺轴(3)从矛体骨架(2)一侧的销轴孔传入,穿过第二倒刺(5)的端部安装孔、扭簧(10)和第一倒刺(4)的端部安装孔,进入矛体骨架(2)另一侧的销轴孔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间目标表面附着的自适应贯入展开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锥(1)、矛体骨架(2)、倒刺轴(3)、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挡板套筒(6)、限位顶杆(7)、后端盖(8)、扭簧(10);
矛体骨架(2)包括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结构,直径大的一段圆柱结构中部沿径向开有关于矛体骨架(2)中心轴对称的矩形孔,形成空腔,空腔两侧的壁面上对称设置有销轴孔;
头锥(1)尾部安装在矛体骨架(2)直径大的一端端面内;倒刺轴(3)从矛体骨架(2)一侧的销轴孔传入,穿过第二倒刺(5)的端部安装孔、扭簧(10)和第一倒刺(4)的端部安装孔,进入矛体骨架(2)另一侧的销轴孔中,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和扭簧(10)位于矛体骨架(2)的空腔内;
挡板套筒(6)一端的侧壁上沿轴向开有关于挡板套筒(6)的中心轴对称的方形槽,形成对称的耳片;矛体骨架(2)直径小的一端插入挡板套筒(6)中且能够在挡板套筒(6)中滑动,挡板套筒(6)端部的耳片挡住第一倒刺(4)和第二倒刺(5)的端部,使得第一倒刺(4)和第二倒刺(5)相对收拢压入挡板套筒(6),形成倒刺收拢状态;
限位顶杆(7)从挡板套筒(6)另一端穿入,安装在矛体骨架(2)直径小的一端端部,后端盖(8)装入挡板套筒(6)另一端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间目标表面附着的自适应贯入展开附着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蕊,朱谦,王立武,唐明章,刘永健,谭春林,王永滨,龙龙,冯瑞,霍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