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保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内河船舶中,由于内陆行驶地域的问题,对于通风的需要求并不是很大,通常自然风即可满足船上人员需求,而对于远洋客船来讲,远洋客船的载客量很大,海上的风会伴随着潮湿空气以及海水中金属粒子的破坏,引起远洋客船内部元器件的腐蚀,大大减少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就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一端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远离于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风斗,所述通风管道通过衔接管连接有进风斗,所述进风斗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远离于衔接管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通风管道远离于衔接管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衔接管内设有风力控制机构,所述通风管道靠近衔接管的一侧且在通风管道内设有水分过滤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一端连接有衔接管(6),所述衔接管(6)远离于通风管道(1)的一端连接有进风斗(2),所述通风管道(1)通过衔接管(6)连接有进风斗(2),所述进风斗(2)内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远离于衔接管(6)的一侧设有进风口(3),所述通风管道(1)远离于衔接管(6)的一侧设有出风口(5),所述衔接管(6)内设有风力控制机构(7),所述通风管道(1)靠近衔接管(6)的一侧且在通风管道(1)内设有水分过滤机构(8),所述通风管道(1)内靠近水分过滤机构(8)的一侧设有汽水分离器(11),所述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一端连接有衔接管(6),所述衔接管(6)远离于通风管道(1)的一端连接有进风斗(2),所述通风管道(1)通过衔接管(6)连接有进风斗(2),所述进风斗(2)内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远离于衔接管(6)的一侧设有进风口(3),所述通风管道(1)远离于衔接管(6)的一侧设有出风口(5),所述衔接管(6)内设有风力控制机构(7),所述通风管道(1)靠近衔接管(6)的一侧且在通风管道(1)内设有水分过滤机构(8),所述通风管道(1)内靠近水分过滤机构(8)的一侧设有汽水分离器(11),所述汽水分离器(11)靠近出风口(5)的一侧且在通风管道(1)内设有金属粒子过滤板(10),所述金属粒子过滤板(10)和汽水分离器(11)上下两端均通过若干固定卡块(9)与通风管道(1)内壁相连接,所述金属粒子过滤板(10)远离于汽水分离器(11)的一侧且在通风管道(1)内设有涡轮风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洋客船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过滤机构(8)由固定板(801)、限位螺栓(802)、一号通风孔(803)、挤压活动板(804)、二号通风孔(805)、吸水海绵(806)、齿条(807)、齿轮(808)、轴承(809)、滑槽(810)、滑块(811)、电动伺服缸(812)和活动杆(813)构成,所述通风管道(1)和衔接管(6)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801),所述固定板(801)与衔接管(6)之间通过限位螺栓(802)相连接,所述固定板(801)上均设有若干一号通风孔(803),所述固定板(801)靠近通风管道(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806),所述通风管道(1)内上端面设有滑槽(810),所述滑槽(81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11),所述滑槽(810)远离于固定板(801)的一端设有电动伺服缸(812),所述电动伺服缸(812)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杆(813),所述电动伺服缸(812)通过活动杆(813)与滑块(8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琦,谢旭晨,张浩,袁幽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