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拾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04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6
一种拾物器,包括相连的手柄部和拾取部,通过抓握所述手柄部末端的握把可以控制拾取部前端夹爪的开合来拾取物体,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拾取部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二转轴、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前端,在第一手柄和第一杆件之间、第二手柄和第二杆件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杆、转动副和第二伸缩杆,调节转动副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折弯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手柄部和拾取部之间设置的可以折弯成任意角度的伸缩杆,实现了拾物器长度和角度的可调节功能,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拾取低处、高处等不同位置的物品,适用性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拾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拾物器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伸缩、适用范围更广的拾物器。
技术介绍
拾物器是一种方便人们抓取或捡拾那些自身难以拿到的物体的辅助性工具,尤其对于那些老年人及身体有残疾的人,他们一般弯腰较不方便,对于拾起掉落在地上的物品这种小事对他们来讲可能很困难,因此设计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拾物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现有的拾物器适用性比较低,不能自由调节长度,不能够较为方便地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例如取高处的物品可能会受到限制,另外现有的拾物器是不可弯折自由调节角度的,降低了适用性,对于较小的物品,例如药片、硬币等,现有的拾物器不能较为方便地拾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伸缩、适用范围更广的拾物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拾物器,包括相连的手柄部和拾取部,通过抓握所述手柄部末端的握把可以控制拾取部前端夹爪的开合来拾取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转轴和握把,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拾取部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二转轴、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前端,在第一手柄和第一杆件之间、第二手柄和第二杆件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杆、转动副和第二伸缩杆,调节所述转动副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折弯角度。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副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螺栓,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分别通过滑动连接件与第二伸缩杆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所述上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与所述下滑动块相配合的T形槽,下滑动块可沿所述T形槽滑动,和第二伸缩杆下端与上滑动块固定连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上端分别与下滑动块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前端设置有拾物槽,当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夹紧动作时,所述拾物槽形成一空腔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拾物槽的底面由外向内形成一个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外表面设置有磁条。进一步的,在所述拾取部上设置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把上设有与手指形状相配合的若干弧形结构,且握把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与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方形连接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手柄部和拾取部之间设置的可以折弯成任意角度的伸缩杆,实现了拾物器长度和角度的可调节功能,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拾取低处、高处等不同位置的物品,适用性更加广泛;2、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夹取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设计阻力臂和动力臂的相对大小,减小所需提供的力的大小,使用者操作时更加省力;3、伸缩杆和拾取部之间采用滑动连接件相互连接,通过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之间的相对滑动,保持整个拾取器在拾取物品的过程中长度保持不变,从而保证拾取动作的稳定性,让使用者可以更准确的抓住待拾取物;4、伸缩杆和杆件之间的弹簧与滑动连接件的作用相近,形成互补的作用,且可以防止上、下滑动块意外脱离;5、拾物槽闭合形成空腔状结构,从而可以容纳下药片等小物品,方便使用者去拾取一些小而易损坏的物品,扩展了拾物器的使用范围;6、拾物槽的底面由外向内形成的倾斜面,可以方便的将物品铲进拾物槽内;7、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外表面设置的磁条可以吸取硬币、针等铁制品;8、手柄部的握把形状与手指形状相配合,符合人体工程学,且设有防滑垫,使用者更容易抓握;9、当松开握把时,夹爪在恢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动恢复至张开状态,更加简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动副结构示意图;图3为滑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动连接件连接状态示意图;图5夹爪结构示意图;图6为手柄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柄部;2-拾取部;4-滑动连接件;5-弹簧;6-方形连接件;11-第一手柄;12-第二手柄;13-第一转轴;14-握把;15-弧形结构;21-第一杆件;22-第二杆件;23-第二转轴;24-第一夹爪;25-第二夹爪;26-拾物槽;27-倾斜面;28-恢复弹簧;31-第一伸缩杆;32-第二伸缩杆;33-转动副;41-上滑动块;42-下滑动块;43-T形槽;331-上连接件;332-下连接件;333-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一种拾物器,包括相连的手柄部1和拾取部2,通过抓握手柄部1末端的握把14可以控制拾取部2前端夹爪的开合来拾取物体,手柄部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第一转轴13和握把14,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拾取部2包括第一杆件21、第二杆件22、第二转轴23、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23转动连接,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前端,在第一手柄11和第一杆件21之间、第二手柄12和第二杆件22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转动副33和第二伸缩杆32,调节转动副33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之间的折弯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的,转动副33包括上连接件331、下连接件332和螺栓333,上连接件331和下连接件332通过螺栓333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分别与上连接件331和下连接件332固定连接;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分别通过滑动连接件4与第二伸缩杆32相连接,滑动连接件4包括上滑动块41和下滑动块42,上滑动块41上开设有一与下滑动块42相配合的T形槽43,下滑动块42可沿所述T形槽43滑动,和第二伸缩杆32下端与上滑动块41固定连接,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上端分别与下滑动块42转动连接;;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与第一伸缩杆31之间通过方形连接件6固定连接;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上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的前端设置有拾物槽26,拾物槽26的底面由外向内形成一个倾斜面27,当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夹紧动作时,两个拾物槽26合拢形成一空腔状结构;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的外表面设置有磁条;在拾取部2上设置有恢复弹簧28,恢复弹簧2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相连接;握把14上设有与手指形状相配合的若干弧形结构15,且握把14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拾物器时,使用者用手握住握把14上的弧形结构15并施加压力,根据杠杆原理,第一手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物器,包括相连的手柄部(1)和拾取部(2),通过抓握所述手柄部(1)末端的握把(14)可以控制拾取部(2)前端夹爪的开合来拾取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第一转轴(13)和握把(14),所述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所述拾取部(2)包括第一杆件(21)、第二杆件(22)、第二转轴(23)、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所述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前端,在第一手柄(11)和第一杆件(21)之间、第二手柄(12)和第二杆件(22)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转动副(33)和第二伸缩杆(32),调节所述转动副(33)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之间的折弯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拾物器,包括相连的手柄部(1)和拾取部(2),通过抓握所述手柄部(1)末端的握把(14)可以控制拾取部(2)前端夹爪的开合来拾取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第一转轴(13)和握把(14),所述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所述拾取部(2)包括第一杆件(21)、第二杆件(22)、第二转轴(23)、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所述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24)和第二夹爪(2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的前端,在第一手柄(11)和第一杆件(21)之间、第二手柄(12)和第二杆件(22)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转动副(33)和第二伸缩杆(32),调节所述转动副(33)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之间的折弯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33)包括上连接件(331)、下连接件(332)和螺栓(333),所述上连接件(331)和下连接件(332)通过螺栓(3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分别与上连接件(331)和下连接件(3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2)分别通过滑动连接件(4)与第二伸缩杆(32)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件(4)包括上滑动块(41)和下滑动块(42),所述上滑动块(41)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嘉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