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
本申请涉及河道垃圾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河道污染主要分为自然产生和人为造成两种情况。自然产生的污染主要为河床淤积时产生的淤泥。而人为造成的污染则主要是大量有机质垃圾进入河道而产生的淤泥。淤泥在河床中大量的堆积,容易导致河床的升高以及水质差等问题。相关技术中,河床中的淤泥常通过泥浆泵直接抽取固化进行清理,固化后的淤泥进行堆场处理或进行制成建筑材料的再处理,从而实现淤泥的资源再利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淤泥中还有大量的水分、经过降解的小体积垃圾以及一部分未降解的大体积垃圾,大量的水分使得体积的垃圾流动性大,而大体积的垃圾影响小体积垃圾的处理,不利于后续淤泥进行后续的资源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淤泥中的垃圾进行分级过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包括用于获取河道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取河道淤泥的取泥装置(1)和用于过滤淤泥的处理装置(2),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设置有过滤机构(21)和脱水机构(22),所述过滤机构(21)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20)的安装架(211)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11)的过滤件(212),所述脱水机构(22)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底座(20)的沉降池(221)、脱水池(222)和固化池(223),所述沉降池(221)位于所述过滤件(212)的下方,所述沉降池(221)具有溢水管(224),所述沉降池(221)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脱水池(222)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取河道淤泥的取泥装置(1)和用于过滤淤泥的处理装置(2),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设置有过滤机构(21)和脱水机构(22),所述过滤机构(21)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20)的安装架(211)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11)的过滤件(212),所述脱水机构(22)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底座(20)的沉降池(221)、脱水池(222)和固化池(223),所述沉降池(221)位于所述过滤件(212)的下方,所述沉降池(221)具有溢水管(224),所述沉降池(221)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脱水池(222)输送淤泥的输送件(225),所述脱水池(222)的上端设置有溢泥管(226),所述溢泥管(226)与所述固化池(223)连通,所述溢泥管(226)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溢水管(224)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225)包括输送管(2251)、送泥螺杆(2252)和驱使所述送泥螺杆(2252)转动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管(2251)的一端连通所述沉降池(221)且另一端连通所述脱水池(222),所述送泥螺杆(2252)穿设于所述输送管(2251)且与所述沉降池(221)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电机与所述沉降池(2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221)设置有集淤兜(227),所述集淤兜(227)包括铺设于所述沉降池(221)底部中集淤软垫(2271),所述集淤软垫(2271)的边缘处环绕设置有成兜沿(2272),所述成兜沿(2272)环绕贴合于所述沉降池(221)的内壁,所述成兜沿(2272)上设置有若干起兜带(2273),所述起兜带(2273)远离所述成兜沿(2272)的一端与所述沉降池(221)的上开口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管(2251)与所述沉降池(221)连通的一端伸入所述集淤兜(22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污染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池(223)设置有固化组件(228),所述固化组件(228)包括架设于所述固化池(223)的粉料斗(228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