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仁江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84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进水斗、制冷机和出水腔,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边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斗,且进水斗的左右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收集室,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安装有圆形齿环,且圆形齿环的内部连接有内置叶片,所述圆形齿环的边侧安装有残缺齿轮,所述装置本体的边侧开设有漏料口,所述第二收集室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的边侧,且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出水腔。该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提高对污水中的浮渣的清理效果,同时能够对清理出的浮渣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能够减少工业污水挥发出去的有毒气体,且可以降低细菌以及病毒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相关
,具体为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用水量也不不断增多,随着而来的污水的排放量也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仅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活居民,同时也会污染到周围干净的水源,因此污水处理问题成了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为了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以及降低人工劳动力通常都会用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对大量的工业污水进行统一处理。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废水中的漂浮杂物进行充分过滤清理,同时在对浮渣进行过滤处理后,浮渣却仍然停留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长期如此后不仅会造成滤网的堵塞,也会导致增加后期清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实用性;2.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对工业污水处理时,不便于有效的减少工业污水挥发出去的有毒气体,同时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污水长时间在常温的环境中,也极易导致污水中的细菌以及病毒的快速繁殖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进水斗(2)、制冷机(21)和出水腔(3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边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斗(2),且进水斗(2)的左右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收集室(3),所述进水斗(2)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支撑板(4),且活动支撑板(4)的外端和进水斗(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涡旋弹簧(5),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下端安装在滑动导向块(7)的内侧,所述滑动导向块(7)和进水斗(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8)相互连接,且滑动导向块(7)的外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绳(9),所述牵引绳(9)的外端固定连接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清理废水浮渣的工业化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进水斗(2)、制冷机(21)和出水腔(3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边侧固定安装有进水斗(2),且进水斗(2)的左右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收集室(3),所述进水斗(2)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支撑板(4),且活动支撑板(4)的外端和进水斗(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涡旋弹簧(5),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下端安装在滑动导向块(7)的内侧,所述滑动导向块(7)和进水斗(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8)相互连接,且滑动导向块(7)的外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绳(9),所述牵引绳(9)的外端固定连接在阻挡板(11)的上端,且阻挡板(11)和进水斗(2)的内部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0)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下端安装有一级过滤网(12),且一级过滤网(12)的中部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传动叶轮(14)的上端,且传动叶轮(14)的前侧安装有第一出水口(15),并且传动叶轮(14)的后侧安装有第二出水口(16),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引风机(17),且引风机(17)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输气管(18),所述引风机(17)的右侧安装有导流管(19),且导流管(19)贯穿安装在冷藏水箱(20)的中部,并且冷藏水箱(20)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所述导流管(19)的下端安装有圆形齿环(22),且圆形齿环(22)的内部连接有内置叶片(23),所述内置叶片(23)的上端安装有中心竖杆(24),且中心竖杆(24)的上端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所述圆形齿环(22)的边侧安装有残缺齿轮(25),且残缺齿轮(25)的中部安装有联动杆(26),所述联动杆(26)上缠绕连接有衔接绳(27),且衔接绳(27)的下端安装在二级过滤网(28)的内端,并且二级过滤网(28)的左端和装置本体(1)之间安装有第二涡旋弹簧(29),所述装置本体(1)的边侧开设有漏料口(30),且漏料口(30)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收集室(31),所述第二收集室(31)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边侧,且装置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出水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仁江
申请(专利权)人:田仁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