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福森专利>正文

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82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室,容纳室内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壳体前端形成有罩壳,罩壳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微波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线路板,且所述的微波管与线路板电性连接,并在所述壳体的尾部安装有压帽,所述的压帽上设置有压紧电池组的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功率的微波照射被毒蛇咬伤部位,致使咬伤部位、皮肤和内部的肌肉组织在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到55℃‑60℃度,从而有效的降低蛇毒蛋白对人体的伤害;而由于微波的照射的时间和功率受限;所以短时间内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户外工具
,特指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
技术介绍
毒蛇,英文Viper,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需要提防的危险动植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毒蛇很少主动攻击人,大多时候,是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虽然在户外活动的人们时刻提防着,但总有人会不幸得被毒蛇咬伤,且其中一部分人会死于蛇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的报道:虽然蛇咬伤事件的确切数目不得而知,但每年估计有540万人被蛇咬伤,多达270万人因毒蛇咬伤中毒;且每年有8.1万至13.8万人因蛇咬伤致死,而因毒蛇咬伤造成的截肢和其他永久性残疾的人则是这一数字的大约3倍之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在户外应对蛇毒的急救用除毒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室,容纳室内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壳体前端形成有罩壳,罩壳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微波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线路板,且所述的微波管与线路板电性连接,并在所述壳体的尾部安装有压帽,所述的压帽上设置有压紧电池组的弹簧。其中罩壳由金属材质制成,罩壳的前端带有能让微波穿过的球面片。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在户外被蛇咬伤后,将罩体罩在伤口处,通过固定功率的微波照射被毒蛇咬伤部位,致使咬伤部位、皮肤和内部的肌肉组织在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到55℃-60℃度,从而有效的降低蛇毒蛋白对人体的伤害;从而为后期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由于微波的照射的时间和功率受限。所以短时间内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压帽与壳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压帽与壳体螺纹连接,从而能便于干电池的装配与更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组中的干电池的数量至少两个。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电池组中的干电池的数量至少两个,从而能确保输出的电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靠所述罩壳一端的壳体内的两个干电池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支架,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由壳体的一侧插入容纳室并从壳体内另一侧相抵。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安全隔离支架,且安全隔离支架由壳体的一侧插入容纳室并从壳体的另一侧穿出,从而能起到切断电池回路的作用,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意外触发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安全隔离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从而确保安全隔离支架能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呈薄片状,由由柔性绝缘的材料制成;并在隔离支架本体内嵌有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支撑体由弹簧钢制成。在所述的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底部呈锥面的安置槽,在所述的安置槽上设置有带穿槽的密封块,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经密封块的穿槽后插入壳体内。且在所述安全隔离支架的尾部设置有限位棘部。密封块能确保壳体插设安全隔离支架所在位置的密封性,设置限位棘部能防止安全隔离支架脱离密封块,从而拔出后不好再插入;而支撑体的设置能确保隔离支架的韧性及结构强度。在所述的穿槽内设置有若干均匀且呈弧形的密封筋,并在所述密封块的中部嵌有吸水棉,所述的吸水棉位于穿槽的中部,且穿槽穿过吸水棉。密封筋和吸水棉的设置,能确保安全隔离支架拔出(不脱离密封块时)再插入时能防止水的带入,从而影响了整体的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壳体、2-罩壳、3-微波管、4-线路板、5-压帽、6-弹簧、7-干电池、8-安全隔离支架、9-支撑体、10-密封块、11-限位棘部、12-吸水棉、13-密封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室,容纳室内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壳体1前端形成有罩壳2,罩壳2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微波管3,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线路板4,且所述的微波管3与线路板4电性连接,并在所述壳体1的尾部安装有压帽5,所述的压帽5上设置有压紧电池组的弹簧6。将罩体罩在伤口处,通过固定功率的微波照射被毒蛇咬伤部位,致使咬伤部位、皮肤和内部的肌肉组织在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到55℃-60℃度,从而有效的降低蛇毒蛋白对人体的伤害;从而为后期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由于微波的照射的时间和功率受限。所以短时间内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限。进一步:所述的压帽5与壳体1螺纹连接。通过压帽5与壳体1螺纹连接,从而能便于干电池7的装配与更换。进一步:所述电池组中的干电池7的数量至少两个。通过电池组中的干电池7的数量至少两个,从而能确保输出的电压。进一步:在靠所述罩壳2一端的壳体1内的两个干电池7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支架8,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8由壳体1的一侧插入容纳室并从壳体1内的另一侧相抵。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支架8,且安全隔离支架8由壳体1的一侧插入容纳室并从壳体1的另一侧穿出,从而能起到切断电池回路的作用,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意外触发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8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安全隔离支架8由绝缘材料制成,从而确保安全隔离支架8能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呈薄片状,由由柔性绝缘的材料制成;并在隔离支架本体内嵌有支撑体9,所述的支撑体9,支撑体9由弹簧钢制成。在所述的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底部呈锥面的安置槽,在所述的安置槽上设置有带穿槽的密封块10,所述的安全隔离支架经密封块10的穿槽后插入壳体内。且在所述安全隔离支架的尾部设置有限位棘部11。密封块10能确保壳体插设安全隔离支架所在位置的密封性,设置限位棘部11能防止安全隔离支架脱离密封块10,从而拔出后不好再插入;而支撑体9的设置能确保隔离支架的韧性及结构强度。在所述的穿槽内设置有若干均匀且呈弧形的密封筋13,并在所述密封块10的中部嵌有吸水棉12,所述的吸水棉12位于穿槽的中部,且穿槽穿过吸水棉12。密封筋13和吸水棉12的设置,能确保安全隔离支架拔出(不脱离密封块10时)再插入时能防止水的带入,从而影响了整体的防水性。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室,容纳室内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壳体(1)前端形成有罩壳(2),罩壳(2)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微波管(3),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线路板(4),且所述的微波管(3)与线路板(4)电性连接,并在所述壳体(1)的尾部安装有压帽(5),所述的压帽(5)上设置有压紧电池组的弹簧(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包括呈筒状的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室,容纳室内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壳体(1)前端形成有罩壳(2),罩壳(2)的底部内侧安装有微波管(3),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线路板(4),且所述的微波管(3)与线路板(4)电性连接,并在所述壳体(1)的尾部安装有压帽(5),所述的压帽(5)上设置有压紧电池组的弹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急救用除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帽(5)与壳体(1)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柯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