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8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锌4.5‑12份、二氧化钛6‑15份、碳纳米角0.5‑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碳纳米角可以吸收UVB段紫外光的特点,使用碳纳米角替代现有物理型防晒剂中辅助吸收UVB段紫外光但对人体有害的有机辅料,碳纳米角为碳的同素异构体,其本身没有砷、铅、汞等有毒害物质,满足化妆品中细菌总数少于1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10CFU/g的要求;而且由于碳纳米角的用量比常规的吸收UVB段紫外光的有机辅料的用量少,相对的有利于提高其他防护辅料的用量,更有利于防晒护肤品添加剂达到更好的防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日光中的紫外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短波紫外线(UVC),UVA波长为320-400nm,UVB波长为280-320nm,UVC波长为100-280nm。目前UVC能被臭氧层完全吸收,UVB仅有部分被臭氧层吸收,UVA不被吸收,达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主要由UVA(≥90%)和UVB(≤10%)组成。UVA穿透力较强,可以透过皮肤表层达到真皮以下组织,破坏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组织等皮肤内部的细微结构,对皮肤造成晒黑、使皮肤呈现皱纹与老化等伤害。UVB主要引起皮肤红斑反应、DNA损伤和免疫抑制,依据防晒剂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和无机紫外线吸收剂。常见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有: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俗称OMC),是目前防晒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UVB段紫外线吸收剂,在纯化合物状态下,OMC的光稳定性较高,但在防晒化妆品的乳化体系中,特别是在水及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它在紫外线下的耐晒性或称光稳定性不太高,另外OMC的光降解产物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一种常用的防晒剂是苯基苯丙咪唑磺酸,是一种UVB吸收剂,也能吸收很小部分的UVA波段,曝露于阳光下会产生自由基,从而损伤皮肤DNA,严重时有致癌的可能。无机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是氧化锌配方或二氧化钛配方,也称为物理防晒剂,氧化锌为全波段物理防晒剂,可防止UVA和UVB对皮肤造成损伤,但更侧重于UVA;二氧化钛通过反射散射的方式阻隔紫外线UVB和部分UVA,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相比对UVB的吸收要弱,但更侧重于UVA;为了弥补二者成分在紫外线吸收波谱上的不足,以及氧化锌或二氧化钛颗粒之间的漏光,通常在防晒护肤品中还会添加可辅助吸收紫外光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来实现广谱防晒的效果,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通常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无毒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锌4.5-12份、二氧化钛6-15份、碳纳米角0.5-3.5份。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锌的粒径范围在100nm-285nm,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范围在297nm-500nm。进一步的,所述碳纳米角粒径范围在2-100nm。进一步的,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中溶质的平均粒径在100-200nm左右。进一步的,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还包括维生素C0.2-2份、维生素E0.2-2份。一种前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由电弧法制成的碳纳米角球磨1-4小时后,加入去离子水制成碳纳米角混合液;步骤二,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锌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三,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步骤四,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五,将添加过氧化锌粉体、二氧化钛粉体、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碳纳米角混合液经100-300目真空抽滤得到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成品。进一步的,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成品中溶质的平均粒径在100-200nm左右。进一步的,添加的去离子水重量份为50-70份。进一步的,在加入去离子水的同时加入少量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用薰衣草提取液、中药萃取精华溶液、黄瓜提取液、冬瓜提取液或玫瑰精油。一种防晒护肤品,所述防晒护肤品由前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制备得到,且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中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总重量占所述防晒护肤品总重量的13.5-34.5%。进一步的,所述防晒护肤品为素颜霜、BB霜、CC霜、隔离霜、隔离乳、妆前乳、粉底、防晒露、防晒霜或防晒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了碳纳米角可以吸收UVB段紫外光的特点,使用碳纳米角替代现有物理型防晒剂中辅助吸收UVB段紫外光但对人体有害的有机辅料,碳纳米角为碳的同素异构体,其本身没有砷、铅、汞等有毒害物质,满足化妆品中细菌总数少于1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10CFU/g的要求;而且由于碳纳米角的用量比常规的吸收UVB段紫外光的有机辅料的用量少,相对的有利于提高其他防护辅料的用量,更有利于防晒护肤品添加剂达到更好的防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碳纳米角的吸光度测试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锌4.5-12份、二氧化钛6-15份、碳纳米角0.5-3.5份以及适量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分量可以按需添加,制得不同浓度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中,所述氧化锌的粒径范围在100nm-285nm,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范围在297nm-500nm,所述碳纳米角粒径范围在2-100nm,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中溶质的平均粒径在100-200nm左右。进一步的,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还包括维生素C0.2-2份、维生素E0.2-2份。如图1所示,为专利技术的碳纳米角的吸光度测试结果,由于碳纳米角采用电弧法生产,因而不同的电流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纳米角的生成与聚集,图1中的a、b、c、d四条曲线分别代表95A/cm2、240A/cm2、424A/cm2、848A/cm2电流密度下生成的碳纳米角的吸光度测试结果,由图可知,碳纳米角在波长220-300nm范围内有较高的吸收峰,因而碳纳米角能够替代现有物理型防晒剂中辅助吸收UVB段紫外光但对人体有害的有机辅料。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前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由电弧法制成的碳纳米角球磨1-4小时后,加入去离子水制成碳纳米角混合液;步骤二,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锌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三,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步骤四,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单独添加每一种原料的目的是更利于混合均匀;步骤五,将添加过氧化锌粉体、二氧化钛粉体、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碳纳米角混合液经100-300目真空抽滤得到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成品,滤网的可以为100目、经真空抽滤除去碳纳米角混合液中不溶解的大颗粒,增加消费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防晒护肤品添加剂成品中溶质的平均粒径在100-200nm左右。进一步的,添加的去离子水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锌4.5-12份、二氧化钛6-15份、碳纳米角0.5-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锌4.5-12份、二氧化钛6-15份、碳纳米角0.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的粒径范围在100nm-285nm,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范围在297nm-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角粒径范围在2-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维生素C0.2-2份、维生素E0.2-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晒护肤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由电弧法制成的碳纳米角球磨1-4小时后,加入去离子水制成碳纳米角混合液;
步骤二,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锌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
步骤三,在碳纳米角混合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粉体并搅拌1-4小时直至混合均匀;
步骤四,在碳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兰孙宇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