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外骨骼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7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外骨骼机器人,该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组件、旋转限制组件以及弹性势能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旋转设置于旋转座上的旋转轴;旋转限制组件包括与旋转座连接的端盖组件以及与旋转轴连接的挡板组件,端盖组件与挡板组件可相互之间限制旋转进而限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座的相互旋转;弹性势能件与旋转组件连接,弹性势能件用于在旋转轴相对旋转座朝第一方向旋转时积蓄弹性势能,并将弹性势能释放以提供旋转轴相对旋转座朝第二方向旋转时的助力。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能够提供多种驱动方式,进而使得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提供多种助力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外骨骼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在劳动力持续短缺的同时,中风、脊柱损伤和截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残疾人和失能人群的护理需求强烈。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可在人体运动增强、功能康复训练及假肢功能替代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关节驱动装置作为外骨骼机器人核心部件,其整体质量、驱动方式等对实际助力效果及穿戴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普适性和续航时间等至关重要。现有的关节驱动装置的驱动形式一般是主动助力,驱动方式过于单一,能耗高,无法满足外骨骼机器在如截瘫患者医疗康复和正常人运动辅助等等或者其他各种场景中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关节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外骨骼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关节驱动装置的驱动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旋转设置于旋转座上的旋转轴;旋转限制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的端盖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n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旋转设置于旋转座上的旋转轴;/n旋转限制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的端盖组件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挡板组件,端盖组件与所述挡板组件可相互之间限制旋转进而限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座的相互旋转;/n弹性势能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弹性势能件用于在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座朝第一方向旋转时积蓄弹性势能,并将所述弹性势能释放以提供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座朝第二方向旋转时的助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旋转设置于旋转座上的旋转轴;
旋转限制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的端盖组件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挡板组件,端盖组件与所述挡板组件可相互之间限制旋转进而限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座的相互旋转;
弹性势能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弹性势能件用于在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座朝第一方向旋转时积蓄弹性势能,并将所述弹性势能释放以提供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座朝第二方向旋转时的助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组件绕所述旋转轴设置,且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设置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包括第一环形腔与绕所述第一环形腔设置的第二环形腔;
所述挡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腔内且绕所述旋转轴设置,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设置的第三环形腔,所述第三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连通形成第二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设置且可以相互旋转的多个第一旋转环与多个第二旋转环,所述多个第一旋转环与所述多个第二旋转环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交替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第一旋转环与所述端盖组件固定,所述多个第二旋转环与所述挡板组件固定;
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磁流变液和线圈,所述磁流变液填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旋转环的内圈;
其中,所述线圈通电时产生穿透多个第一旋转环与多个第二旋转环的磁通回路,所述磁流变液在所述磁通回路下粘度增大,以使得多个第一旋转环与所述多个第二旋转环在所述磁流变液的阻力下相互之间限制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宇王大帅曹武警何勇孙健铨季心宇李鹏飞傅睿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