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昊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7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8
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座椅的靠背板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扶手,座椅的靠背板内开设第一内腔,座椅的座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相互连通,第一内腔的左侧内壁安装有活动杆朝右的第一弹性伸缩杆,座椅的靠背板右侧壁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右端向右伸出第一通孔后固定连接有凹面朝右的第一弧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弧形板的设置对用户的脊柱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其弧形更加贴合人体使得用户更加舒适,弹性伸缩杆配合弹性弧形板共同对用户的脊柱部位起到锻炼效果,活动板在平常使用时位于座椅的座板内部节省了空间且不会使用户坐下时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脊柱支撑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办公中,人们经常需要长时间的久坐,在久坐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导致脊椎变形以及脊椎病的形成,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支撑脊柱以保证用户的正确坐姿并进行适当的脊柱部位肌肉按摩,锻炼脊柱部位的肌肉可以保证脊柱的平衡性,同时久坐的用户休息时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放松肌肉消除疲惫,保持坐姿进行锻炼的项目不多,其中脊柱部位的回旋以及侧屈运动较为常见,但是座椅上缺乏用户做脊柱回旋运动的阻力装置,使得用户的锻炼效果不佳,且在脊柱回旋运动的过程需要保证骨盆以及腿部不动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但是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的使骨盆与腿部跟随脊柱旋转使得锻炼效果不佳,一个错误的锻炼姿势会让用户的锻炼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现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脊柱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座椅的靠背板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扶手,座椅的靠背板内开设第一内腔,座椅的座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相互连通,第一内腔的左侧内壁安装有活动杆朝右的第一弹性伸缩杆,座椅的靠背板右侧壁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右端向右伸出第一通孔后固定连接有凹面朝右的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左侧面中部与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的下侧面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直齿齿条,第二内腔的内底部靠近左端处轴承连接有竖向的丝杠,丝杠的外侧配合连接有内螺纹连接块,第二内腔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竖向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配合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右端与内螺纹连接块固定连接,丝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直齿轮,直齿齿条的左端向左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直齿轮啮合配合,内螺纹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连杆,连杆的顶部靠近右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侧均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对应第三滑槽靠近座椅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三滑块与对应的固定块固定连接,座椅的座板板面对应活动板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活动板位于对应第二通孔的内侧,第二通孔靠近座椅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开设斜面且斜面朝向远离座椅座板中心处的上侧,活动板朝向座椅的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为斜面,活动板的斜面与对应第二通孔的斜面相互平行且为接触配合,第一弧形板的凹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第一弧形滑槽内配合安装第四滑块,第四滑块前后两侧的第一弧形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滑槽的一侧接触配合,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滑块的对应侧面接触配合,第四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弧形板,弹性弧形板前后两端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一根绑带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的勾面,另一根绑带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的毛面。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一内腔的左侧内壁竖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配合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朝右的第一弹性伸缩杆,竖板的板面上横向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过有横杆,横杆与导向孔的内壁接触配合,横杆的右端穿过导向孔后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杆,座椅的靠背板右侧壁对应螺杆竖向等距开设有数个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一通孔错开,螺杆与其中一个螺纹孔配合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一弧形板的凹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均朝向第一弧形板所在圆的圆心,第二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外端均转动连接有球体,弹性弧形板左侧凸面对应球体均开设有十字形滑槽,球体可在对应的十字形滑槽内滚动。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弧形弹性板的凹面、座椅的座板顶面、活动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一内腔的左侧壁对应直齿齿条开设有凹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在平常作为椅子使用时,用户可以将腰部靠在弹性弧形板的凹面,弹性弧形板对用户的腰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脊柱变形,同时弹性弧形板配合第一弹性伸缩杆可以对用户的腰部起到阻力训练效果,当用户有休息时间需要运动一下脊柱部位时,用户先通过绑带将腰部区域的身体绑住,接着身体后靠向后压弹性弧形板与第一弧形板,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向左运动被压回固定杆内,用户的脊柱部位受到阻力,同时直齿齿条带动直齿轮、转轴、丝杠旋转,内螺纹连接块带着连杆向上运动,连杆通过固定块将前后两侧的活动板向上顶起,活动板高于座椅的座板顶面,活动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始终推动活动板的斜面顶住第二通孔的斜面,因此两块活动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均会向座椅的座板中心处运动,用户根据自己的骨盆宽度控制身体躯干部位向后运动的距离,骨盆越宽,用户躯干向后运动的距离越小,直至两块活动板朝向座椅座板中心处的一侧与用户骨盆部位接触,此时用户可以控制脊柱部位做回旋运动,用户做脊柱部位回旋运动时通过弹性弧形板带动第四滑块在第一弧形滑槽内朝对应方向匀速滑动,当用户顺时针旋转时,前侧的第二弹簧被压缩,第二弹簧对用户起到阻力训练的作用,当用户逆时针旋转时,前侧的第二弹簧推动第四滑块复位,此时用户仍然保持匀速运动克服第二弹簧的推力同样对脊柱一侧的肌肉群起到锻炼效果,用户继续逆时针旋转,后侧的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得用户脊柱另一侧的肌肉得到锻炼加强,通过不断的往复回旋使得用户脊柱两侧的肌肉得到同样充分的锻炼,从而保证脊柱的平衡,使得脊柱不易发生变形,且用户在做脊柱回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阻力从而使得躯干部位保持绷紧挺直的状态,规范了用户的锻炼姿势,同时在用户做回旋运动的过程中,活动板始终与用户的骨盆接触,当用户的骨盆与腿部不自觉的与躯干部分一起旋转时,骨盆与腿部外侧的皮肤被活动板压迫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同时第一弹簧与活动板配合对用户骨盆以及腿部的旋转起到阻拦作用,从而规范用户的锻炼姿势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锻炼完毕后,用户不再向后靠时,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带动第一弧形板向右复位,直齿齿条带动直齿轮旋转,内螺纹连接块通过连杆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至复位,第一弹簧被压缩,便于下一次的锻炼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弧形板的设置对用户的脊柱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其弧形更加贴合人体使得用户更加舒适,弹性伸缩杆配合弹性弧形板共同对用户的脊柱部位起到锻炼效果,活动板在平常使用时位于座椅的座板内部节省了空间且不会使用户坐下时感到不适,当需要锻炼时,用户只需向后靠即可将活动板向上顶起,且活动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座椅的座板中心处靠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骨盆大小调整活动板的运动轨迹使其贴合骨盆外侧的皮肤,两块活动板在用户进行脊柱回旋运动时共同起到规范用户运动动作的作用,使用户的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由于用户在做回旋阻力训练时由于持续压住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第一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对用户的脊柱起到推力作用,帮助用户脊柱部位处于绷紧挺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座椅(1)的靠背板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扶手(2),座椅(1)的靠背板内开设第一内腔(3),座椅(1)的座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4)与第一内腔(3)相互连通,第一内腔(3)的左侧内壁安装有活动杆朝右的第一弹性伸缩杆(7),座椅(1)的靠背板右侧壁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弹性伸缩杆(7)的活动杆右端向右伸出第一通孔(8)后固定连接有凹面朝右的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左侧面中部与第一弹性伸缩杆(7)的活动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9)的下侧面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竖板(10),竖板(1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直齿齿条(16),第二内腔(4)的内底部靠近左端处轴承连接有竖向的丝杠(17),丝杠(17)的外侧配合连接有内螺纹连接块(18),第二内腔(4)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竖向的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内配合安装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右端与内螺纹连接块(18)固定连接,丝杠(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侧固定套装直齿轮(22),直齿齿条(16)的左端向左穿过第一通孔(8)后与直齿轮(22)啮合配合,内螺纹连接块(18)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连杆(23),连杆(23)的顶部靠近右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上侧均设有活动板(26),活动板(26)的底部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三滑槽(27),第三滑槽(27)内均配合安装第三滑块(28),第三滑块(28)与对应第三滑槽(27)靠近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29)固定连接,第三滑块(28)与对应的固定块(24)固定连接,座椅(1)的座板板面对应活动板(26)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25),活动板(26)位于对应第二通孔(25)的内侧,第二通孔(25)靠近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开设斜面且斜面朝向远离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上侧,活动板(26)朝向座椅(1)的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为斜面,活动板(26)的斜面与对应第二通孔(25)的斜面相互平行且为接触配合,第一弧形板(9)的凹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30),第一弧形滑槽(30)内配合安装第四滑块(31),第四滑块(31)前后两侧的第一弧形滑槽(30)内均设置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滑槽(30)的一侧接触配合,第二弹簧(32)的另一端与第四滑块(31)的对应侧面接触配合,第四滑块(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弧形板(33),弹性弧形板(33)前后两端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绑带(40),一根绑带(40)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的勾面,另一根绑带(40)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的毛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柱前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座椅(1)的靠背板右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扶手(2),座椅(1)的靠背板内开设第一内腔(3),座椅(1)的座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4)与第一内腔(3)相互连通,第一内腔(3)的左侧内壁安装有活动杆朝右的第一弹性伸缩杆(7),座椅(1)的靠背板右侧壁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弹性伸缩杆(7)的活动杆右端向右伸出第一通孔(8)后固定连接有凹面朝右的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左侧面中部与第一弹性伸缩杆(7)的活动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9)的下侧面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竖板(10),竖板(1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直齿齿条(16),第二内腔(4)的内底部靠近左端处轴承连接有竖向的丝杠(17),丝杠(17)的外侧配合连接有内螺纹连接块(18),第二内腔(4)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竖向的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内配合安装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右端与内螺纹连接块(18)固定连接,丝杠(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侧固定套装直齿轮(22),直齿齿条(16)的左端向左穿过第一通孔(8)后与直齿轮(22)啮合配合,内螺纹连接块(18)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连杆(23),连杆(23)的顶部靠近右端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上侧均设有活动板(26),活动板(26)的底部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三滑槽(27),第三滑槽(27)内均配合安装第三滑块(28),第三滑块(28)与对应第三滑槽(27)靠近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29)固定连接,第三滑块(28)与对应的固定块(24)固定连接,座椅(1)的座板板面对应活动板(26)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25),活动板(26)位于对应第二通孔(25)的内侧,第二通孔(25)靠近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开设斜面且斜面朝向远离座椅(1)座板中心处的上侧,活动板(26)朝向座椅(1)的座板中心处的一侧均为斜面,活动板(26)的斜面与对应第二通孔(25)的斜面相互平行且为接触配合,第一弧形板(9)的凹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聪周新月吴兵刘欣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昊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