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74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属于医疗护理领域。所述病床由床板和床架构成。床板纵向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背板、臀板、大腿板和小腿板,在横向上又分为五个部分,共二十块,各活动床板间采用特种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病床采用双层支撑结构,床板下方的床支架上,装有大腿板和小腿板支撑架,在横翻过程中实现抬腿与弯腿的功能。并且通过U形托架与床板间的可分离接触结构,避免了横向与纵向翻折的干涉问题。腿板下的推杆电机的采用,可避免在抬腿过程中小腿板的下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内、外侧翻两种侧翻模式和坐立、弯腿等多种横向翻折模式,且在侧翻时,外侧床板翻折可保护病人不易掉落,较传统病床更为安全有效、功能也更加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因病行动不便需卧床的病人、老人来说,坐立、半躺、侧翻这些简单的动作都难以自行完成,而长期躺卧会导致血液循环不流畅、组织水肿、褥疮等情况。智能电动病床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使病人在清醒时可以自主调节卧姿并翻身。这样既能减轻老人、病人的痛苦,还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量,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医院护理人员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国内具有辅助侧翻病床也只是由横向上的两段板组成,仅能实现单板侧翻,安全稳定性不足、灵活性不够。且国内的各种病床主体仍是通过人的手摇运动来驱动病床。但在正常情况下,病人的躺位不固定,当病人处于某些躺位时,现有病床仅有的两块翻折板无法保证能辅助病人完成安全有效的翻折动作。此外,这些动作的完成仍需在外人辅助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当无人陪护时,病人依然无法独立完成坐立、侧翻等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帮助病人安全有效的完成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其特征在于,该病床由床板(1)和床架(2)构成,具有多种翻折模式;背板横翻结构为:背板推杆电机(21)与背板横翻托架(20)铰接,通过背板横翻托架(20)直推背板(3);大腿板横翻结构为:大腿板推杆电机(26)通过推动大腿板连杆(27),利用与大腿板连杆(27)铰接的大腿板支撑滑块(31)支撑大腿板支撑架(30),间接推起大腿板(5);小腿板横翻结构为:小腿板推杆电机(28)利用小腿板托架(29)支撑小腿板支撑架(32),带动小腿板(6)完成动作;外侧翻结构为:外侧翻电机(24)通过外侧翻托架(22),支撑外侧的背板(3)、臀板(4)、大腿板(5);内侧翻结构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其特征在于,该病床由床板(1)和床架(2)构成,具有多种翻折模式;背板横翻结构为:背板推杆电机(21)与背板横翻托架(20)铰接,通过背板横翻托架(20)直推背板(3);大腿板横翻结构为:大腿板推杆电机(26)通过推动大腿板连杆(27),利用与大腿板连杆(27)铰接的大腿板支撑滑块(31)支撑大腿板支撑架(30),间接推起大腿板(5);小腿板横翻结构为:小腿板推杆电机(28)利用小腿板托架(29)支撑小腿板支撑架(32),带动小腿板(6)完成动作;外侧翻结构为:外侧翻电机(24)通过外侧翻托架(22),支撑外侧的背板(3)、臀板(4)、大腿板(5);内侧翻结构为:内侧翻电机(25)通过内侧翻托架(23),支撑内侧的背板(3)、臀板(4)、大腿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具有内、外侧翻两种侧翻模式和坐立、弯腿等多种横向翻折模式;病床侧翻过程中,一侧翻折时,另一侧也同时翻转,这样可保证翻折过程中病人不会掉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横翻托架(20)、外侧翻托架(22)、内侧翻托架(23)均为U形结构,这种结构预留出推杆电机的运动行程,可以避免在翻折过程中,托架与床支架(19)之间的干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翻身病床,其特征在于:支撑床板(1)完成翻折动作的背板横翻托架(20)、外侧翻托架(22)、内侧翻托架(23),与床板(1)之间,全部为中间接触点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园肖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