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立生专利>正文

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76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包括:残余漏封堵装置,推送杆,导引系统和输送导管。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包括外部自膨胀镍钛合金网结构和固定于所述合金网结构内关闭左心耳残余漏的阻流装置;推送杆,所述推送杆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导引系统,封堵装置与推送杆连接后通过所述导引系统送至输送导管内以便到达残余漏部位实施封堵;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头端柔软并塑有一定弯形、内部设有空腔,用于将所述与推送杆连接的残余漏封堵装置输送到残余漏部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布的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能够很好的输送、固定在残余漏处并有效封堵左心耳残余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
技术介绍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中老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相关性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致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尽管抗凝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卒中及其他系统性血栓事件的风险,但抗凝药物本身具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同时患者也存在抗凝治疗禁忌、抗凝药物不耐受或不依从、或者拒绝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这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抗凝治疗预防房颤卒中的价值。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左心耳封堵(LeftAtrialAppendageClosure,LAAC)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预防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的方法,已被PROTECTAF、PREVAIL、PRAGUE-17随机对照研究和多个注册研究证实预防房颤卒中和安全性,并被多个国际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的预防。然而,左心耳呈多种形态,心耳内梳状肌分布不均匀,心耳口部形态不规则、也不平坦,这些解剖特点致使左心耳封堵装置在心耳内放置后存在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残余漏封堵装置,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包括外部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和固定在所述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内关闭左心耳残余漏的阻流装置;/n推送杆,所述推送杆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n导引装置,用于装配所述推送杆和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并将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送入所述输送导管内。/n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具有内部空腔,头端柔软,并可按需要调弯塑形,以与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的形状和尺寸匹配,用于通过所述内部空腔将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输送到残余漏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残余漏封堵装置,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包括外部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和固定在所述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内关闭左心耳残余漏的阻流装置;
推送杆,所述推送杆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
导引装置,用于装配所述推送杆和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并将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送入所述输送导管内。
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具有内部空腔,头端柔软,并可按需要调弯塑形,以与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的形状和尺寸匹配,用于通过所述内部空腔将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输送到残余漏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上进一步设有锚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残余漏封堵装置固定于心耳壁及原左心耳封堵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装置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阻流膜和用带微孔的生物相容性薄膜包裹的吸血和/水自膨胀填的高分子水凝胶填充物,所述PET阻流膜和包裹自膨胀填充物的薄膜嵌合或编织于所述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内,以当所述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自膨胀打开时,带动PET阻流膜展开以关闭左心耳残余漏开口,同时张开的自膨胀式镍钛合金网结构带动所述包裹自膨胀填充物的薄膜展开,拉大膜上微孔,内部自膨胀填充物经拉大的微孔吸收血液发生膨胀形成固体凝胶,以填充残余漏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填充物为丙烯酸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或其它具有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立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立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