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752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同步采集受试者患侧手臂在做伸及运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和三维运动信息;其次,通过分析肌电信号获得肌张力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三维运动信息获取运动时间、运动平滑性、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上述五个评价指标在康复效果评定中的权重,进而获得上肢康复训练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肌电信号分析结合三维运动学分析,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分析肌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并且分析各康复评价指标在康复评价效果中的权重,从而全面综合的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康复训练效果可以分析得出被试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恢复程度以及康复训练后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结合临床康复医学理论和肌电信号、运动学信号采集及处理技术,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处理、临床试验等方法,研究基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指标,形成临床可行和有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属于医工结合的交叉

技术介绍
以脑卒中为主的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死因排序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同时,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例。脑卒中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相关研究是医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康复评价是对患者的功能状况和潜在能力的判断,通过对患者资料的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可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法。康复评价是有效实施康复治疗/训练的前提,也是验证康复训练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的依据。评价是康复医学的特征之一,是康复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计划性的依据,是康复效果的保证。康复训练是以初期评价开始,末期评价结束,评价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始终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首先,同步采集受试者患侧手臂在做伸及运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和三维运动信息;其次,通过分析所述肌电信号获得肌张力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所述三维运动信息获取运动时间、运动平滑性、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肌张力评价指标、所述运动时间、所述运动平滑性、所述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所述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在康复效果评价中的权重,进而获得上肢康复训练效果;通过计算康复训练效果能够分析得出被试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恢复程度以及康复训练后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首先,同步采集受试者患侧手臂在做伸及运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和三维运动信息;其次,通过分析所述肌电信号获得肌张力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所述三维运动信息获取运动时间、运动平滑性、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肌张力评价指标、所述运动时间、所述运动平滑性、所述相同运动之间的差异和所述运动轨迹偏差评价指标在康复效果评价中的权重,进而获得上肢康复训练效果;通过计算康复训练效果能够分析得出被试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恢复程度以及康复训练后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受试者的胸大肌、三角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肉的肌腹上固定肌电电极,利用肌电采集设备采集受试者在做所述伸及运动时各肌肉产生的肌电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张力评价指标定义为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均方根(RMS)为:



其中,x(i)是肌电信号,i=0,1,2,…,N-1,N为数据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监视和跟踪受试者在完成所述伸及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图像信息,从而获得上肢标记点的运动轨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标记点包括:上肢的食指、第三掌骨、手腕背部中心、肱骨外上髁、肩峰和伸及运动的目标终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试者的运动时间(MovementTime,MT)评价指标,定义为执行所述伸及运动所需的时间,反应受试者运动执行的时间效率:
MT=T运动完成-T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兰陟王强李宏亮张宁潘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