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洗碗机,包括密闭的内腔、喷淋头、加热部件和排水管,加热部件对喷淋水加热,喷淋头对放在洗碗机内腔的餐具进行喷淋;喷淋完的水积在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排到洗碗机外,还包括供气装置,其往洗碗机内腔供气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排气。有益效果在于:洗碗机经排水管排气,排水管一般连接厨房地漏或者下水道,而不会排到建筑墙面上,故能避免洗碗机排出的热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在建筑墙面上凝出水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技术介绍
洗碗机在洗碗时会对餐具加热消毒,洗完碗后洗碗机内腔留有热空气。现有技术中的洗碗机单独开设有排风管以排出内腔的热空气,但是热空气当中的水蒸气排到外界时容易接触到排风管管口正对着的建筑墙面,凝成水珠并附着在建筑墙面上,给青苔、细菌等提供了生存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还导致墙面潮湿,墙面漆容易剥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给出一种排气时不会在建筑墙面上凝出水珠的洗碗机。洗碗机,包括密闭的内腔、喷淋头、加热部件和排水管,加热部件对喷淋水加热,喷淋头对放在洗碗机内腔的餐具进行喷淋;喷淋完的水积在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排到洗碗机外,还包括供气装置,其往洗碗机内腔供气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排气。进一步地,洗碗机的机壳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供气装置设在进风口处;进风口处还设有密封件并配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密封件移动从而封住/开启所述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正压风机,其经所述进风口往洗碗机内腔供风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排气。进一步地,密封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和/或下方,驱动装置驱动密封件以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方式移动直至贴住进风口从而将其封住,驱动装置驱动密封件以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式移开从而开启所述进风口。进一步地,包括回水管,回水管串接有水泵,一端从所述排水管中引出,另一端连通所述喷淋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部件串接所述回水管从而对喷淋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机壳底部的内壁开设有通往排水管的开口。进一步地,包括从外界供水到洗碗机内的进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串接有水泵,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喷淋头;进水管供的水经所述出水口流出到洗碗机内腔,经所述开口流入到所述回水管。进一步地,进水管串接有水质软化设备以对排到洗碗机内腔的水进行水质软化。有益效果在于:洗碗机经排水管排气,排水管一般连接厨房地漏或者下水道,而不会排到建筑墙面上,故能避免洗碗机排出的热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在建筑墙面上凝出水珠。附图说明图1是洗碗机的侧后方立体视图;图2是洗碗机的正面视图(隐藏了门);图3是餐具篮与机壳分离后的示意图;图4是洗碗机内盛放有餐具的餐具架的正面视图(隐藏了一个盘子);图5是洗碗机的左视图(隐藏了机壳,具有餐具篮及餐具篮上的餐具);图6是洗碗机的立体视图(隐藏了机壳、餐具篮);图7是洗碗机餐具篮的立体视图;图8是正压风机的立体图;图中:1、门;2、机壳;3、排水口;4、进水口;5、正压风机;6、喷淋头;7、餐具篮;8、地漏;9、碗具;10、盘子;40、出水口;41、进水管首段;42、水质软化设备;43、进水管末段;50、密封板;51、升降电机;52、套筒;53、齿条;60、回水管首段;62、加热部件;61、水泵;63、回水管中前段;64、回水管中后段;65、回水管末段;70、高凸起部;71、矮凸起部;72、背靠板;73、筷子卧置架;74、靠档件;75、第二放置位;76、把手;77、第一放置位;80、排水管;81、三通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洗碗机外后壁设有进水口4和排水口3,两个内侧壁分别设有一左一右两个喷淋头6(图3中有右边的喷淋头6被遮挡),内底壁设有地漏8。作为机壳2底部开口的地漏8接有三通管从而分别通往所述排水口3和所述喷淋头6。洗碗机顶壁竖向开设有可开闭的进风口(图中未标号)并在进风口处设有正压风机5。排水口3和进风口在洗碗机进行洗碗时处于关闭状态,用户推动把手76将餐具篮7推入洗碗机并关上洗碗机的门1从而使得洗碗机处于密闭状态,洗碗机就可以进行洗碗。干净水经进水口4被送入洗碗机内腔,再经地漏8送到加热部件(图3中被遮挡)加热,最后送到喷淋头6喷出从而清洗餐具。清洗完餐具的水作为循环水经地漏8重新流入喷淋头6,再次被喷出以清洗餐具。洗碗机完成整个洗碗工序后,通过控制所述三通管来关闭循环管路(图3中被遮挡)而打开排水管路(图3中被遮挡),则使得积在洗碗机内的循环水经地漏8流到排水口3然后排出到市政管路。由于加热部件对干净水进行了加热,排完水后洗碗机内仍残留有热空气需要排走,故洗碗机打开进风口并启动作为供气装置的正压风机5往洗碗机内腔送风加压,从而使得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气。上述的循环管路和排水管路内置在机壳2内,具体如图6所示,进水管首段41入口作为所述进水口4,出口接通水质软化设备42的入口;进水管末段43入口接通水质软化设备42的出口,出口作为通往洗碗机内腔的出水口40,故干净水可先经进水口4后经出水口40进入洗碗机内腔。排水管80入口接通所述地漏8,出口接通三通管81的一个端口;三通管81另外两个端口当中的一个端口作为所述排水口3,一个端口接通回水管首段60的入口,回水管首段60的出口接通水泵61,故关闭排水口3而开通回水管首段60则可使排水管80内的水被水泵61抽入回水管首段60,关闭回水管首段60而开启排水口3则可使排水管80内的水排出洗碗机。回水管中前段63入口接通水泵61,出口接通加热部件62。回水管中后段64入口接通加热部件62,出口分别接通两根回水管末段65的入口,两根回水管末段65的出口分别接通两个喷淋头6,故回水管首段60内的水最终可流到两个喷淋头65。如图8所示,套筒52以可竖向活动的方式套在正压风机5的侧壁上,套筒52外侧壁设有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齿啮合的齿条53,底部向下伸出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固接有密封板50。作为驱动装置的升降电机51和正压风机5固定安装在洗碗机顶壁开设的所述进风口内,洗碗机进行洗碗时,升降电机51驱动齿条53上移从而带动作为密封件的密封板50上移到如图2所示状态封住进风口的下端,以免水汽腐蚀正压风机5。洗碗机进行排热空气时,使升降电机51启动,升降电机51通过驱动齿条53下移来带动套筒52连同密封板50共同下移,打开了进风口使得进风口的下端连通洗碗机内腔,正压风机5就可往洗碗机内腔送风。应说明,可改为或增加一块密封板,其位于进风口上方,被齿条53带动下移封住进风口的上端。如图3和图5所示,两个喷淋头6分别横向喷水从而清洗餐具篮7内的用餐容器。如图4和图7所示,餐具篮7正中央设有背靠板72,左边的第一放置位77和右边第一放置位77背靠背且相互之间由背靠板72隔开。以左边的第一放置位77为例,两个作为第一用餐容器的碗具9以碗口正对左边的喷淋头6的方式侧卧放置,居后(图4中靠右)的碗具9的背面依靠背靠板72的左板面。第一放置位77的底部在左边喷淋头6与背靠板72之间设有矮凸起部71,并在左喷淋头6与矮凸起部71之间设有高凸起部70。如图4所示,居前的碗具9的斜侧壁的后部被矮凸起部71略微顶起使碗口略微朝下以便排走碗内的喷淋水,而碗口边缘依靠作为第二凸起部的高凸起部70以免碗口进一步朝下导致碗翻倒。图5视角下,对碗具9底部而言,高凸起部70和矮凸起部71设在正中,不偏左也不偏右,如此则碗具9的轴线在第一放置位77底部的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洗碗机,包括密闭的内腔、喷淋头(6)、加热部件(62)和排水管(80),加热部件(62)对喷淋水加热,喷淋头(6)对放在洗碗机内腔的餐具进行喷淋;喷淋完的水积在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到洗碗机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装置,其往洗碗机内腔供气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洗碗机,包括密闭的内腔、喷淋头(6)、加热部件(62)和排水管(80),加热部件(62)对喷淋水加热,喷淋头(6)对放在洗碗机内腔的餐具进行喷淋;喷淋完的水积在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到洗碗机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装置,其往洗碗机内腔供气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洗碗机的机壳(2)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供气装置设在进风口处;进风口处还设有密封件并配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密封件移动从而封住/开启所述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正压风机(5),其经所述进风口往洗碗机内腔供风加压以使洗碗机内腔经所述排水管(80)排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密封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和/或下方,驱动装置驱动密封件以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方式移动直至贴住进风口从而将其封住,驱动装置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蔡顺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