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1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包括净化单元、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净化单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隔离单元,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与净化单元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方便拿出和翻转进出风方向的风机,便于实现头部隔离单元区域内正/负压的切换;负压使用时,将头盔内的气体吸引过滤再排放到空气中,防止患者呼出的污染性气体形成气溶胶沉积在物品表面或悬浮在空气中;正压使用时,将过滤后的清洁空气送入头盔中,为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提供干净的空气,保护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不受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空气净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肺结核等,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转移过程中暴露风险极大,患者的喷嚏、咳嗽会携带大量的病毒,在无完善三级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医务工作者及其他未被感染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极高,患者说话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或者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容易造成其他未感染人员接触病毒从而导致感染。另外,疫情期间病患集中的医院内,空气中携带的病毒和细菌数量激增,医护人员及其他未被感染人员暴露在这样的空气中很容易受到感染,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及其他未被感染人员更需要保护自身不被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包括净化单元、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净化单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隔离单元,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与净化单元管路连接。较佳地,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为头盔,所述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和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位于头盔本体的前端。透视窗与头盔密封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头盔还包括围脖,所述围脖设置在头盔本体的下端,所述围脖与头盔本体的连接处密封连接。较佳地,所述透视窗上还设有通风口。较佳的,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透视窗上与人体口鼻处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头盔本体上设有管路连接部,管路连接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净化单元连通。较佳的,管路连接部设置在头盔本体的后部或侧部或前部,管路连接部设置在头盔本体的前部或侧部更优,管路连接部设置在头盔本体的前部和侧部,患者呼吸的气体可以直接从管路连接部通入管路,进而进入净化单元,相比于管路连接部设置在头盔本体的后部而言,能降低病菌病毒粘附在患者头发上的风险。较佳地,所述透视窗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视窗内侧设有防雾剂层。所述防雾剂层为防雾喷剂。冬天由于患者体内外的温差较大,呼出的气体容易在透视窗上凝结起雾,从而影响能见度。在透视窗上设置防雾剂层,进一步的,防雾剂为防雾喷剂,可以防止起雾。较佳的,还包括便携装置,所述净化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放置在便携装置内。较佳地,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外壳、净化风口、过滤器、风机、和外部风口,较佳的,所述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和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风机的上方,所述风机与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净化风口和外部风口分别设在外壳的两端,外部风口与过滤器、风机、净化风口相通,所述净化风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头部隔离单元相通。所述过滤器为能够有效地过滤尘埃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等,同样为吸附新冠肺炎病毒、SARS病毒等有效的医用级过滤器。较佳地,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单开门,所述外壳内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卡合片。较佳的,所述卡合片包括两组,上部的卡合片用于放置过滤器,下部的卡合片用于放置风机。根据实际需要,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需要佩戴该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时。头盔内需要保持负压。本专利技术该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正常放置风机,风机旋转,通过过滤器、管路从头盔内抽风,从而在头盔内形成负压,过滤器将病毒吸附,从而保障病菌病毒不会扩散出去。根据实际需要,需要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需要佩戴该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时。本专利技术该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反向放置风机,风机旋转,通过过滤器、管路想向头盔内鼓风,从而在头盔内形成高压,高压气体通过透视窗上的通风口喷出,病菌病毒因为被吸附在过滤器上,从而保障了医务人员的安全。较佳地,所述净化风口、和或外部风口处设置有初效过滤器。较佳的,所述卡合片还包括1-2组初效过滤器卡合片组,用于放置初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器为能够过滤或吸附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毛发等。较佳的,所述卡合片包括4组,1-4组依次放置初效过滤器、过滤器、风机、初效过滤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卡合片组也可以设置三组,分别放置过滤器、风机、初效过滤器。优选地,所述卡合片每组包括8个,分为两层设置在所述外壳四角位置,使风机和过滤器可以稳固放置在外壳内,并且方便取出,进行翻转或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卡合片每组至少包括2个,所述两个卡合片对角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卡合片每组还可以为4个或6个,当所述卡合片每组为4个时,分为两层设置在所述外壳四角位置,两两对角设置;当所述卡合片每组为6个时,分为两层设置在所述外壳四角位置,一层4个一层2个,所述2个卡合片呈对角线设置。所述风机与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围脖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下端,与所述头盔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围脖下端设置有尼龙扣,可以与防护服贴合连接,从而保证头盔的气密性。优选地,所述便携装置可以是背包或腰包,如双肩背包、单肩背包、卡扣腰包等,方便患者、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将净化装置和电源随身携带。作为另外一种形式,所述头部隔离单元还可以设计成面罩。较佳的,所述面罩包括透明面罩和硅胶密封圈,所述透明面罩上还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透明面罩上与人体口鼻相对应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上方或侧方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透明面罩一体成型,所述连通口通过管路净化单元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面罩还包括固定带,所述面罩两侧分别设置有带穿孔,所述固定带穿过带穿孔固定连接于面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设置了方便拿出和翻转进出风方向的风机,便于实现头部隔离单元区域内的正/负压的切换;本专利技术所述风机可以通过所述打开门拿出,风机正常放置,风机旋转时,形成负压,将头部隔离单元内的气体吸引出来过滤或排放;当正压使用时,将风机取出,翻转后放回外壳中,实现风机反转的效果,从而将外部气体经过滤后送入头盔内;2、负压使用时,将头部隔离单元内的气体吸引过滤再排放到空气中,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形成气溶胶沉积在物品表面或悬浮在空气中;3、正压使用时,将外界携带病毒或细菌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送入头部隔离单元中,为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提供干净的空气,保护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不受感染;4、头盔围脖下端设置有尼龙扣,可以与防护服贴合连接,从而保证头盔的气密性;5、便携装置为背包或腰包,方便患者、医护人员或其他未感染人员将净化装置和电源随身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包括净化单元、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净化单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隔离单元,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与净化单元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包括净化单元、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净化单元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隔离单元,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与净化单元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隔离单元为头盔,所述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和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位于头盔本体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围脖,所述围脖设置在头盔本体的下端,所述围脖与头盔本体的连接处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上还设有通风口,所述头盔本体上设有管路连接部,管路连接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净化单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视窗内侧设有防雾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携装置,所述净化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放置在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周楽周聪陈玲叶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