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莲表型变异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6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子莲表型变异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所述诱变方法包括:(1)将子莲莲子去壳;(2)将去壳后的莲子经清水浸泡催芽后切除部分子叶使胚芽生长点暴露;(3)用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4)在水中进行生根和发芽后再行定植,通过表型观察获得表型变异的突变体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子莲莲子为材料,对莲EMS诱变体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将莲子的外壳全部去掉,莲子吸涨萌发快,发芽整齐一致;将去壳莲子清水浸泡24小时,经切除1/2~1/3子叶,在0.5%浓度的EMS溶液中处理16小时可获得各种表型上有变异的突变体材料,为子莲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有效解决了子莲遗传狭窄的问题。

Mutation methods of phenotypic mutants of lotus s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莲表型变异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尤其涉及子莲表型变异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属于子莲突变体植株的诱变领域。
技术介绍
莲(Nelumbonucifera)属于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植物,在中国具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按照用途可将其分为3大类,即藕莲、子莲、观赏莲。其中,子莲由于莲子的食赏同源被广泛应用于餐桌、食品深加工和药材。中国对于子莲的育种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采用的育种手段主要以传统杂交、卫星搭载诱变及离子注入诱变法为主。获得突出的种质资源是子莲作物育种的关键。育种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给子莲的种质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单纯对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引进品种和简单杂交很难再获得突破性的种质。通过人工诱变分离一些具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材料构建突变体库可以为子莲育种提供新的种质材料,从而解决遗传狭窄的问题,推进种质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型变异子莲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型变异子莲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子莲莲子去壳;(2)将去壳后的莲子经清水浸泡催芽后切除部分子叶使胚芽生长点暴露;(3)用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4)将诱变处理后的莲子浸泡在水中进行生根和发芽后再进行定植,通过表型观察获得表型变异的突变体植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型变异子莲突变体植株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子莲莲子去壳;(2)将去壳后的莲子经清水浸泡催芽后切除部分子叶使胚芽生长点暴露;(3)用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4)将诱变处理后的莲子浸泡在水中进行生根和发芽后再进行定植,通过表型观察获得表型变异的突变体植株。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莲子去壳为脱去莲子的全部外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hrs。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切除部分子叶是切去子叶的1/3~1/2。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诱变处理的方式包括:将切去部分子叶的莲子放入自封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位朱红莲柯卫东匡晶刘玉平王芸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