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地机,具体是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
技术介绍
造林整地,是指为防止造林及幼林生长期间的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对造林地采取的各种蓄水保土的措施,是人工林培育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清理造林地和翻耕土壤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授权公告号CN208549260U),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一转筒、固定机构和割草机构的配合使用,以达到对树林中的杂草进行切割和粉碎,可以使粉碎之后的草料经过翻土机构直接充当土壤的废料,能有效的帮助新种植的植物的生长。但是,其除草所用圆刀片为固定不可调结构,林地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较为狭窄的区域,从而不能完全做到自动除草,个别区域需人工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刀片可自动调节的、适应性更强的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左侧设有扶手机构(8),底板(1)上端设有加药施肥机构(12),底板(1)远离扶手机构(8)的一端设有除草机构(22),且加药施肥机构(12)通过导管(21)与除草机构(22)连接;/n除草机构(22)包括转动杆(23)、横板(24)和切割器(25),转动杆(23)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26)与导管(21)转动连接;/n转动杆(23)上部通过轴套(27)与横板(24)转动连接,横板(24)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转动杆(23)上位于轴套(27)下方设有支架(28),支架(28)的上端位于横板(24)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左侧设有扶手机构(8),底板(1)上端设有加药施肥机构(12),底板(1)远离扶手机构(8)的一端设有除草机构(22),且加药施肥机构(12)通过导管(21)与除草机构(22)连接;
除草机构(22)包括转动杆(23)、横板(24)和切割器(25),转动杆(23)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26)与导管(21)转动连接;
转动杆(23)上部通过轴套(27)与横板(24)转动连接,横板(24)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转动杆(23)上位于轴套(27)下方设有支架(28),支架(28)的上端位于横板(24)内部且与横板(24)滑动连接,转动杆(23)上位于支架(28)下方设有锥齿轮一(29),底板(1)靠近锥齿轮一(29)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1),电机(31)的电机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二(32),锥齿轮二(32)啮合连接锥齿轮一(29),转动杆(23)的底部设有切割器(25),且转动杆(23)上位于锥齿轮一(29)与切割器(25)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喷头(30),转动杆(23)内开设有导流通道(33),导流通过(33)一侧连通导管(21),一侧与喷头(30)连通;
切割器(25)包括外壳(34)、切割刀一(35)、切割刀二(36),外壳(34)与转动杆(23)固定连接,外壳(34)的内部设有电磁铁(41),且外壳(34)的外侧周向等间距分布多个切割刀一(35),切割刀一(35)内设有空腔(42),切割刀二(36)安装在空腔(42)内,且切割刀二(36)靠近电磁铁(41)的一端设有永磁铁(46),切割刀二(36)位于空腔(42)内上下两端均设有滑块二(45),且空腔(42)内上下两侧开设有滑槽(43),滑块二(45)在滑槽(43)内滑动,滑槽(43)内远离电磁铁(41)的一侧设有弹性块(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林业作业用造林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