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义齿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618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义齿助听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助听器包括义齿,以及固定义齿的基托或支架;所述基托或支架内安装有骨传导助听器,用于接收外界声波信号并通过颌骨传导到颅骨,最后进入耳蜗,从而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传统助听器,口腔修复患者在佩戴义齿的基础上即可正常使用,无须通过额外佩戴助听装置提升听力,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助听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义齿助听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在常规活动义齿中安放骨传导助听器的口腔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助听器制造领域,越来越追求小型化、便携化、仿生化。但不管如何突破,患者仍然需要佩戴一定体积的助听仪器。同时,助听器也分为气导式和骨导式,既往骨导式助听器戴在头部或骨外,欠缺易用性和美观性。也有少量研究在口内进行骨传导改善听力,但需要患者在天然牙列上佩戴额外装置,整体设计欠缺舒适性。因此,为了增强实用性、方便性和美观性,亟需一种能同时进行口腔修复和改善听力的活动义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助听器功能的活动义齿,能够满足在口内环境下,只利用义齿基托或支架空间,整合口腔修复和助听器功能,使患者在常规佩戴活动义齿的习惯下即可同时改善听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义齿助听器,包括义齿,以及固定义齿的基托或支架;所述基托或支架内安装有骨传导助听器,用于接收外界声波信号并通过颌骨传导到颅骨,最后进入耳蜗,从而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进一步,所述义齿包括全口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进一步,所述骨传导助听器包括麦克风(1)、处理模块(3)、振动模块(2)和电池(4);所述处理模块(3)分别与麦克风(1)、振动模块(2)和电池(4)连接,接收麦克风(1)收集的声波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引发振动模块(2)振动,经由颌骨传导至颅骨最终进入耳内。进一步,所述麦克风(1)安装在口微张状态下义齿上完全暴露且不与粘膜接触的部位,保证声波尽可能被接收;所述振动模块(2)根据义齿形态进行必要的伸展,与上腭、上颌牙槽嵴或者下颌牙槽嵴充分接触,以保证骨传导效果。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处理器(31)、音频放大器(32)和滤波器(33);所述处理器(31)与电池(4)连接;所述音频放大器(32)与麦克风(1)连接;所述滤波器(33)与振动模块(2)的振动芯片(21)连接;所述处理器(31)接收外界命令控制助听器工作;所述音频放大器(32)接收并放大麦克风(1)的声波信号。进一步,所述振动模块(2)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芯片(21)和振子(22);所述振动芯片(21)与处理模块(3)的滤波器(33)连接;所述振动芯片(21)将滤波器(33)过滤后的声波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驱动振子(22)进行振动。进一步,所述振动模块(2)还包括振动金属板(23),与振子(22)连接,扩大振动效果。进一步,所述骨传导助听器内还包括电源开关、蓝牙模块和音调调节开关;电源开关与处理器(31)连接,接触可接通电源开始工作;蓝牙模块与振动芯片(21)连接,可接收外界指令调整振动模式和其它参数;音量调节开关与处理器(31)相连,可调节振动幅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在义齿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改善患者听力,相比传统助听器,口腔修复患者在佩戴义齿的基础上即可正常使用,无须通过额外佩戴助听装置提升听力。利用义齿近距离接触颌骨的特点,通过骨传导的原理达到助听效果,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助听效果。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义齿助听器整体结构组成图;图2为本技术义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骨传导助听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骨传导助听器内部结构连接图。附图标记:1-麦克风,2-振动模块,3-处理模块,4-电池,21-振动芯片,22-振子,23-振动金属板,31-处理器,32-音频放大器,33-滤波器,5-基托,6-活动义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4,为一种义齿助听器,包括活动义齿部分和骨传助听器部分;助听器部分包括电池4、麦克风1、处理模块3和振动模块4,还包括有开关、蓝牙模块、音量调节等其它附件配合完成声音传导过程。使用时,声波进入口内,由麦克风收集,经过处理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引发振动模块振动,经由颌骨传导至颅骨最终进入耳内,达到改善听力的目的。活动义齿部分包括常规全口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以及其它体积较大可取戴义齿。其材料包括树脂、金属、陶瓷和其它新型材料。助听器主要与义齿的基托或者支架进行结合,结合形式上,以树脂为例,助听器部件可被包裹于树脂基托内,如为金属支架,可通过焊接或卡扣式安装于支架上。助听器的体积大部分包含在义齿常规体积内,不增加过多额外体积。图1为义齿助听器的基本组成,由活动义齿部分和助听器部分组成。二者的结合将根据义齿的类别、结构和材质进行不同设计。本实施例中,助听器被包埋于义齿树脂基托内,或者被固定到义齿金属支架上。图2为本技术中的义齿部分,结构与常规树脂活动义齿或金属支架义齿。以活动树脂义齿中的全口义齿为例,主要结构为树脂基托与树脂人工牙。其中树脂基托的伸展范围较大,厚度在1.5~3mm之间,较大的伸展范围为在其中安放助听器、增大骨传导振子影响范围提供了作用基础。图3为本技术中的骨传导助听器部分,被安装或者预制在义齿中。包括电池4、麦克风1、处理器模块3和振动模块4。其结构布置是,尽可能利用义齿基托或者支架本来的结构空间,不额外设计更多占用体积的部件。在义齿的颊侧和舌腭侧都设计出助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义齿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义齿,以及固定义齿的基托或支架;所述基托或支架内安装有骨传导助听器,用于接收外界声波信号并通过颌骨传导到颅骨,最后进入耳蜗,从而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义齿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义齿,以及固定义齿的基托或支架;所述基托或支架内安装有骨传导助听器,用于接收外界声波信号并通过颌骨传导到颅骨,最后进入耳蜗,从而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齿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义齿包括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齿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助听器包括麦克风(1)、处理模块(3)、振动模块(2)和电池(4);所述处理模块(3)分别与麦克风(1)、振动模块(2)和电池(4)连接,接收麦克风(1)收集的声波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引发振动模块(2)振动,经由颌骨传导至颅骨最终进入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义齿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1)安装在口微张状态下义齿上完全暴露且不与粘膜接触的部位;所述振动模块(2)根据义齿形态进行伸展,与上腭、上颌牙槽嵴或者下颌牙槽嵴充分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